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千秋岁.徐州重阳作》
《千秋岁.徐州重阳作》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千秋岁

浅霜侵绿。发少仍新沐。冠直缝,巾横幅。

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金菊。

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坐上人如玉。

花映花奴肉。蜂蝶乱,飞相逐。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

须细看,晚来明月和银烛。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秋季重阳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气氛和个人的情感。"浅霜侵绿",描绘了秋霜轻薄地覆盖在绿色植物上,渲染出秋意渐浓的环境。"发少仍新沐",诗人自述虽然头发稀疏但仍保持清洁,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冠直缝,巾横幅",通过衣着细节展现出人物的端庄与雅致。"美人怜我老,玉手簪金菊",美人之手轻轻插上菊花,既表达了对美的欣赏,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和岁月的感慨。"秋露重,真珠落袖沾馀馥",进一步描绘了露水的晶莹和菊花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坐上人如玉",赞美席间人的气质如美玉般高洁,"花映花奴肉"则以花喻人,形容女子肌肤之美。"蜂蝶乱,飞相逐",生动描绘了热闹的节日场景,蜜蜂蝴蝶围绕花朵飞舞,增添了生机。

"明年人纵健,此会应难复",诗人意识到即使明年身体健康,这样的聚会也可能不再,流露出对相聚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最后,"须细看,晚来明月和银烛",诗人提醒人们要细细品味眼前的美好,因为美好的时光如同晚来的明月和银烛,转瞬即逝。

整体来看,苏轼的这首《千秋岁·徐州重阳作》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人生的无常,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探春.送张荔轩之松陵

竹扈鱼寒,荻洲雁老,川途何限凄黯。

暝色连江,残年催雪,听遍高城鼓紞。

小住香泾好,又何事、扁舟轻泛。

有人剪烛西窗,翠眉添锁离感。

记我垂虹载酒,看十里晚风,秋思云澹。

拂剑霜飞,停杯月落,倦了平生游览。

细雨孤山路,早梦到、梅边香暗。

甚日君来,烟波遥送归缆。

(0)

论诗绝句四十首·其三十七牧斋

浪子燕青气未平,秋风圃扇擅才情。

三朝白发江湖梦,夜夜渔灯当火城。

(0)

送三六桥归浙江

尚书邸第初相见,侧帽单衫中酒时。

已分从容陈大计,居然意气感深知。

故人海上多奇节,危局长安似弈棋。

便欲挂冠乘兴去,与君先作鹿门期。

(0)

南乡子

日影红檐。蜻蜓翼薄柳花粘。隔院鹦哥眠白昼。

东风瘦。时节落花人病酒。

(0)

江湖胜览为陈似明题

中原何处不穷搜,好是平生爱浪游。

匹马几嘶梅岭月,片帆高挂洞庭秋。

林泉鬓发频看改,湖海风情尚未休。

火枣交梨新悟得,不愁无路到瀛洲。

(0)

题郭总戎追思慈爱卷

八十慈帏已去时,双垂鹤发正丝丝。

被诬谁为开心镜,雪枉天教不死儿。

累荷皇恩扶正气,屡传瓜瓞慰深思。

满前春事无人会,喜对均阳细咏诗。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