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已死潇湘空,蕙兰不生芳草丛,朅来南阮萧斋中。
美人不见相思瘦,一枝折赠秋风后,夜雨西堂落红豆。
我昔曾谱《猗兰篇》,空山鼓之谁与传,烦君更乞冰丝弦。
屈原已死潇湘空,蕙兰不生芳草丛,朅来南阮萧斋中。
美人不见相思瘦,一枝折赠秋风后,夜雨西堂落红豆。
我昔曾谱《猗兰篇》,空山鼓之谁与传,烦君更乞冰丝弦。
这首清代姚范的诗,以屈原和兰花为引,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传统文人情怀的感慨。首句“屈原已死潇湘空”暗寓了对屈原的怀念,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蕙兰不生芳草丛”借兰花的象征,寓言了亲人不在身边的失落感。
“朅来南阮萧斋中”描绘出诗人身处简静的书斋,更显其孤独。接下来的“美人不见相思瘦”直接抒发了对家叔的深深思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消瘦之情。“一枝折赠秋风后,夜雨西堂落红豆”通过折花赠予和红豆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思念之情,秋风与夜雨增添了凄凉氛围。
最后两句“我昔曾谱《猗兰篇》,空山鼓之谁与传”,诗人回忆自己曾创作的诗篇,感叹如今无人能共鸣,只能求助于友人“烦君更乞冰丝弦”,希望对方能用音乐传递这份情感。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文人士大夫的情感寄托。
暨阳幕职无他奇,置薤一本水一盂。
钟鸣张烛起署事,坐看日落庭西隅。
雁行钳纸走却立,高悬明镜分丝铢。
长官堂上口啸诺,时时隔舍闻歌呼。
荒村人閒花自落,圜扉昼静草欲芜。
褰帷使者上治状,为出清冰置玉壶。
小儿踉蹡老翁怒,细问代者如君无。
楚苔渍雨古驿寒,酒酣写出阳关图。
君行上马慎勿驱,梅水绿涨南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