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虞石侍御还朝·其一》
《送王虞石侍御还朝·其一》全文
明 / 韩日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持斧威名飙四驰,山川百粤望旌旗。

九回民瘼照应苦,一疏天高听肯卑。

月照寒潭珠渐满,风传瘴海噩潜移。

罗浮绝顶榕江底,处处能镌岘首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王虞石的侍御即将返回朝廷时的情景,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人文关怀,展现了对王虞石的敬仰与祝福。

首联“持斧威名飙四驰,山川百粤望旌旗”,以“持斧”象征王虞石的威严与权力,其威名如同疾风般迅速传播,连绵不绝的山川与广袤的南粤之地都期待着他的到来,以旌旗作为迎接的标志,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尊敬与期待。

颔联“九回民瘼照应苦,一疏天高听肯卑”,揭示了王虞石在任期间为民众解决疾苦的努力与决心。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以一封奏疏向天子汇报,即使面对高高在上的君主,也敢于直言,体现了他为民请命的勇气与担当。

颈联“月照寒潭珠渐满,风传瘴海噩潜移”,运用自然景象的变迁来比喻王虞石施政带来的积极变化。月光洒在寒冷的潭水中,使得珍珠逐渐满溢,象征着王虞石的治理让原本贫瘠的土地变得富饶;风声传过瘴气弥漫的海域,暗示着恶劣的环境得以改善,预示着王虞石的离去将带来新的希望与生机。

尾联“罗浮绝顶榕江底,处处能镌岘首碑”,以罗浮山的绝顶和榕江的江底为背景,象征王虞石的功绩将被永远铭记。无论是在高山之巅还是江河之底,人们都能找到纪念他的碑石,表达了对王虞石卓越贡献的永久怀念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社会寓意,赞美了王虞石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以及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无私奉献。

作者介绍

韩日缵
朝代:明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猜你喜欢

京师七夕率赋

七夕风光岂易阑,一年一度巧相干。

不惊高处流星过,尽向今宵仰面看。

花月有情天阙冷,胭山随分酒杯寒。

从兹肃肃秋阴后,却恐衣衾未复单。

(0)

洞仙歌.寄茅峰梁中砥

中峰壁立,挂飞来孤剑。苍雪纷纷堕晴藓。

自当年诗酒,客里相逢,春尚好,鸥散烟波茂苑。

只今谁最老,种玉人间,消得梅花共清浅。

问我入山期,但恐山深,松风把红尘吹断。

望蓬莱、知隔几重云,料只隔中间,白云一片。

(0)

初冬小园寓目

独树翘寒色,闲云淡落晖。

新霜黄橘重,久雨翠梧稀。

暝雀鸣还啄,高乌定更飞。

敝貂犹故在,卒岁免无衣。

(0)

夜来

夜来风雨掠馀春,晏起萧条一病身。

三月长安泥浩浩,懒随车马作游人。

(0)

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0)

嘉禾百咏·其五十八烟雨楼

妙手谁烘染,梳烟沐雨姿。

一声长笛晚,人在倚楼时。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