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隐林泉未有期,春田耕事欲凭谁。
一辞左掖鸳鸾侣,两见南州橘柚垂。
酌醴不妨留客醉,饮冰长是畏人知。
颁条求瘼无他术,深恨期年报政迟。
卜隐林泉未有期,春田耕事欲凭谁。
一辞左掖鸳鸾侣,两见南州橘柚垂。
酌醴不妨留客醉,饮冰长是畏人知。
颁条求瘼无他术,深恨期年报政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所作,名为《次韵和润州刘度支见寄之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
"卜隐林泉未有期" 一句,设定了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境。"卜隐"意味着居住在深山之中,而"林泉"则是自然界的宁静所在,但这里却没有明确的归宿时间,这反映出诗人内心对未来的一种不确定感。
接下来的"春田耕事欲凭谁",则展示了诗人对于劳作与生活的渴望。春天是农忙时节,"耕事"指的是农业劳动,而"欲凭"则表达了一种依靠或托付之意,这里未明言托付对象,但可以理解为诗人在寻找一个可以共享劳作与生活的人。
以下两句"一辞左掖鸳鸾侣,两见南州橘柚垂",则是对往事的回忆。"左掖"指的是古代官员佩剑的地方,而"鸳鸾侣"则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动物或象征;"南州"则可能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这两句通过具体细节,勾勒出诗人对于友情和往事的怀念。
"酌醴不妨留客醉,饮冰长是畏人知" 这两句,则表现了对酒宴生活的一种享受与隐秘。"酌醴"指的是品尝美酒,而"留客醉"则是希望与朋友们共度时光;"饮冰"则可能象征着一种清冷孤独的状态,"畏人知"则表达了一种不愿被外界所了解的隐秘感。
最后两句"颁条求瘼无他术,深恨期年报政迟",则流露出诗人对政治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一种无奈和失望。"颁条"可能指的是颁布命令或政策,而"求瘼"则是希望解决问题的意思,但这里表达了没有其他方法;"深恨期年报政迟" 则是对未能及时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深刻怨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生活与理想的渴望,以及面对现实无奈与失望的情感。
悄然无人声,但有一杯月。
谁家鸣乳厖,万籁静不发。
苍须指前路,满地铺翠樾。
清露滴秋衾,夜气飞霰屑。
遥岑有无中,烟渺天空阔。
剑光冲斗牛,长啸苍崖裂。
山行二三里,诗肠思酒渴。
冷云曳山腰,暗水洗石骨。
勒马过断桥,枯木冻欲折。
枝头惊鸟鹊,草根鸣蟋蟀。
试问夜如何,孤猿啼不歇。
柴门自推敲,残灯更明灭。
回首古招提,地僻居穷发。
红裳照经幢,紫殿闭锁闼。
题名墨未乾,壁上龙蛇活。
秉烛出云房,古径苍苔滑。
归来倦拂床,联句斗击钵。
老苍拥地炉,坐把寒灰拨。
黄鸡啼四更,惊破梅花雪。
泉从九江来,发自庐山趾。
不啻如渭清,时出到旴水。
渊渊媚如珠,甘饮足千里。
何妨遇山下,一时险而止。
不碍以亨行,果行险自弭。
真利用禦寇,上下顺而理。
方当执热中,以濯豁有喜。
且当正渴时,得饮快如洗。
旴人望膏润,恋恋正未已。
顾如岁大旱,用汝甘霖比。
不容私一方,宇内并倾企。
盈科放四海,有本如是耳。
安得长流旴,混混以终始。
河南已治平,河内难留矣。
好将世俗污,尽洗入清泚。
溥博泽周流,功成大如此。
却归山泉间,育德德孰拟。
作圣以为期,善养功更伟。
命屈由来道日新,诗家权柄敌陶钧。
任无功业调金鼎,且有篇章到古人。
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
从今莫厌闲官职,主管风骚胜要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