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严因崇报禅寺》
《题严因崇报禅寺》全文
宋 / 赵师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寻幽访古到岩前,仰视云霞接梵天。

六代兴王那复在,千身化佛尚依然。

老松欲作苍龙去,怪石常如猛虎眠。

已觉尘劳变清净,何当筑室向危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ányīnchóngbàochán
sòng / zhàoshīlóng

xúnyōu访fǎngdàoyánqiányǎngshìyúnxiájiēfàntiān

liùdàixīngwángzàiqiānshēnhuàshàngrán

lǎosōngzuòcānglóngguàishíchángměngmián

juéchénláobiànqīngjìngdāngzhùshìxiàngwēidiān

翻译
我来到山岩前探寻古迹,抬头看见云霞与天空相连。
那些曾经的六朝帝王哪里还在?无数化身的佛像依旧存在。
老松仿佛要化为苍龙腾空而去,奇形怪状的石头仿佛沉睡的猛虎。
已经感觉到世俗烦恼变得清静,何时能在这险峻山顶建造居所呢?
注释
寻幽:探访幽深的古迹。
梵天:佛教中的天界,也指天空。
六代兴王:指历史上六个朝代的帝王。
那复在:再也见不到了。
千身化佛:佛教中指无数化身的佛像。
依然:依旧。
老松:古老的松树。
苍龙:传说中的神龙。
怪石:奇特的石头。
猛虎:凶猛的老虎。
尘劳:世俗的劳苦和烦恼。
清净:清静无尘的心境。
危巅:高耸的山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龙所作的《题严因崇报禅寺》,描绘了作者寻幽探古时游历禅寺的所见所感。首句“寻幽访古到岩前”,表达了诗人对古迹的向往和探寻,暗示着寺庙选址之僻静与历史底蕴。接下来,“仰视云霞接梵天”描绘出山寺高耸入云,仿佛与天宇相接的壮观景象,渲染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六代兴王那复在,千身化佛尚依然”两句,通过对比历史变迁与佛寺的永恒,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佛教教义中轮回观念的理解。诗人感叹六朝帝王的辉煌已成过往,而佛寺中的千尊佛像却依旧静默地诉说着佛法的恒久。

“老松欲作苍龙去,怪石常如猛虎眠”运用拟人手法,将老松和怪石赋予生动形象,展现了自然与禅意的交融,寓意着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坚韧。

最后,“已觉尘劳变清净,何当筑室向危巅”表达了诗人已经感受到心灵的净化,渴望在这样险峻的峰顶建造居所,进一步沉浸在禅修的境界中,寻求更深层次的精神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融合了历史沉思与禅宗意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赵师龙
朝代:宋

赵师龙(一一四三~一一九三),字舜臣,馀姚(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取应,监潭州南岳庙。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进士,监建康粮料院。历知武进县,邵武军,真州、温洲、婺州。光宗绍熙四年卒,年五十一。有《博古摘华》三十卷,已佚。事见《攻愧集》卷一○二《知婺州赵公墓志铭》。
猜你喜欢

夏圭江天霁雪图

小舟和雪载梅花,水气吹寒拂鬓华。

妙处人琴忘已久,不知乘兴到谁家。

(0)

青宫受宝朝贺日次韵·其九

殿阁薰风奏舜弦,大明宫树不凝烟。

圣人恭默惟思治,日历凭谁细细编。

(0)

辛丑元日夜坐试笔

扶桑晓色压春云,江上香炉留夕曛。

坐来白日有佳兴,雪后青山无垢氛。

蛰龙三冬成久卧,鸣鸟百年今不闻。

遗经独在共谁语,太乙吹藜来夜分。

(0)

燕南龙兴寺阁晚眺

倚天楼阁贮金仙,层栋犹题赵宋年。

混一南方今宇宙,英雄百战旧山川。

鱼龙水落秋江外,刍牧人归夕照边。

总为悲歌生慷慨,凭阑极目思凄然。

(0)

环青堂

黔南泉石尽烟霞,幽夐偏宜隐者家。

四坐春山有秋色,一川流水见桃花。

樵歌窈窕穿云去,眉黛婵娟对日斜。

更说官閒松菊在,芒鞋应许踏轻莎。

(0)

送刘成德之京师

玉溪杨柳绿依依,新着丹袍陟帝畿。

江上马蹄春蹀?,日边龙角晓依微。

禁墀香近神仙佩,御苑花开锦绣围。

亦欲乘槎问星使,祗愁老却故山薇。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