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乾淳旧典型,满腔全是远庵仁。
来时懒作三刀梦,去日留为一道春。
千里桑麻深雨露,双溪风月更精神。
出门父老欢迎处,犹有文公旧郡民。
人物乾淳旧典型,满腔全是远庵仁。
来时懒作三刀梦,去日留为一道春。
千里桑麻深雨露,双溪风月更精神。
出门父老欢迎处,犹有文公旧郡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创作的,名为《送赵素轩去婺守为本道仓使》。从诗中可以看出,王柏在送别赵素轩时,表达了一种深厚的情谊和对远方友人的牵挂。
"人物乾淳旧典型,满腔全是远庵仁。"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充满古风、温文尔雅的场景,其中“人物”指的是诗人所处的环境与人物,“乾淳”则意味着清廉和纯正,而“旧典型”则表明了一种对传统美德的追求和尊崇。诗人将这种氛围与远庵仁相联系,显示了他对于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品格高尚之人的赞赏。
"来时懒作三刀梦,去日留为一道春。"
这里的“来时”和“去日”分别指的是赵素轩到来和离去的时刻。“懒作三刀梦”是一种比喻,表示对友人到来的期待与渴望,如同难以入睡,只能做梦一般。而“留为一道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即使是在朋友离开之后,也能留下一丝温暖的春意,即不让友情随着时间而消逝。
"千里桑麻深雨露,双溪风月更精神。"
这一联描绘了一幅远行者在大自然中的景象。“千里桑麻深雨露”形容了长途跋涉中的湿润气氛,而“双溪风月更精神”则强调了诗人对于赵素轩此次出行的期许,希望他能在旅途中也保持一份清新脱俗的心境。
"出门父老欢迎处,犹有文公旧郡民。"
这里,“出门父老欢迎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赵素轩离别时,村中的长者们依然热情地欢送这一情景的怀念。而“犹有文公旧郡民”则提及了历史上的贤良之士文公(孔子弟子之一),暗示着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也仍能找到一些保持传统美德的人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情世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品格高尚之人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道德理念的重视。
隐书有三景,字字当力行。
寸地与尺宅,可以久汝生。
溯流归昆虚,坚守临长城。
一旦告成功,河塞黄金成。
笙鹤适缑山,貂蝉朝玉京。
即今修行地,千古名还婴。
豫章濒大江,气候颇不令。
孟冬风薄人,十室八九病。
外寒客肺胃,下湿攻脚胫。
俗巫医不艺,呜呼安托命。
我始屏药囊,治病以清静。
幻妄消六尘,虚白全一性。
三日体遂轻,成此不战胜。
长年更事多,苦语君试听。
总角入家塾,学经至豳诗。
治道本耕桑,此理在不疑。
今兹垂九十,谢事居海涯。
戴星理农业,未叹筋力衰。
四月筑麦场,五月潴稻陂。
秉火去螟蝗,磨刀剪棘茨。
西成大作社,歌鼓乐圣时。
洚水初平时,草木充九州。
禽兽孳育繁,与人为敌雠。
于时圣人作,日夜为民忧。
思有以胜之,食肉而服裘。
然后人奠居,禾黍岁有秋。
岂知千载后,戕杀无时休。
一食刀几赤,百味供膳羞。
豪侈方相誇,哀哉非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