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水月娟娟。小姑妆镜初悬。碧桃花发翠帘前。
残香犹袅斜烟。露湿旌竿铃带重。隔云神女相送。
绣袂天风吹动。淩波归去如梦。
照水月娟娟。小姑妆镜初悬。碧桃花发翠帘前。
残香犹袅斜烟。露湿旌竿铃带重。隔云神女相送。
绣袂天风吹动。淩波归去如梦。
这首《河渎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月下水边的静谧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梦幻色彩。
“照水月娟娟”,开篇即以“娟娟”二字形容月光之柔美,与水面的倒影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小姑妆镜初悬”,仿佛是月光下的女子正在整理妆容,初挂的明镜映射出她的美丽与优雅,这一句将自然与人的生活巧妙融合,增添了画面的人情味。
“碧桃花发翠帘前”,碧桃盛开,翠帘轻摆,春色满园,生机盎然。这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暗示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残香犹袅斜烟”,花香虽已渐淡,但依然在空气中缭绕,如同淡淡的烟雾,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露湿旌竿铃带重”,露水沾湿了旗帜和铃铛,使得它们显得沉重而有质感,这一细节描写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象征着夜晚的静谧与深沉。“隔云神女相送”,传说中的神女在云层中与人道别,这一想象既浪漫又富有神话色彩,增添了诗歌的神秘与幻想元素。
“绣袂天风吹动”,轻盈的衣袖在天风的吹拂下飘动,展现出一种轻盈与自由之美。“淩波归去如梦”,仿佛是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女子乘风而去,如同梦境一般,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隐含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河渎神》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梦幻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爱春归,忧春去,为春忙。旋点检、雨障云妨。
遮红护绿,翠帷罗幕任高张。
海棠明月杏花天,更惜浓芳。
唤莺吟,招蝶拍,迎柳舞,倩桃妆。尽唤起、万籁笙簧。
一觞一咏,尽教陶写绣心肠。
笑他人世漫嬉游,拥翠偎香。
雨响清客梦,雨晴催客行。
迥野晓寥落,界天玉峥嵘。
银海眩双照,琼钩对孤明。
英云强吐吞,杲日还晶荧。
邂逅得奇观,瞻相惬幽情。
意疑邃古初,立极扶西倾。
谁知绝险外,复有蓬婆城。
青天危挽输,剽攘加怖惊。
奏函吁众戚,仁言韪宗英。
早愿虎口夺,少纾鲂尾赪。
不劳严仆射,分弓窥敌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