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门高足亢吾宗,老作边荒识字农。
垦地百方贤禄仕,囊诗千首傲侯封。
风沙塞漠重开国,云树家山未息烽。
寒月再圆看又缺,何时同听水斋钟?
谢门高足亢吾宗,老作边荒识字农。
垦地百方贤禄仕,囊诗千首傲侯封。
风沙塞漠重开国,云树家山未息烽。
寒月再圆看又缺,何时同听水斋钟?
这首诗《赠族子樵琴》由晚清诗人陈宝琛所作,展现了对家族后辈的期许与勉励之情。诗中以“谢门高足亢吾宗”开篇,表达了对族子作为家族优秀继承者的高度评价,寓意其在学问上超越前人,为家族争光。接着,“老作边荒识字农”一句,既描绘了族子在边远地区勤学苦读的生活状态,也暗含了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垦地百方贤禄仕,囊诗千首傲侯封”两句,进一步赞扬族子不仅在学业上有卓越成就,更在文学创作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能够与达官显贵相抗衡,体现了其才华横溢和不畏权贵的精神。
“风沙塞漠重开国,云树家山未息烽”则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兴盛与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族子能在动荡时局中坚守信念、贡献力量的期待。
最后,“寒月再圆看又缺,何时同听水斋钟?”以自然界的月亮圆缺象征人生历程中的起起伏伏,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与族子共度美好时光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也有对个人成长的期盼,充满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家国情怀。
闻说飘零亦异乡,登楼吟望益悲凉。
当时欲别言难尽,他日相逢话更长。
蝉噪水村千万树,雁过云岫两三行。
明朝策蹇还无定,空倚危栏到夕阳。
祝融之南近湘滨,地出天开戡翠珉。
金阙不关尘世路,丹葩争发洞宫春。
迟留杖履寻真惯,怅望烟萝入梦频。
弈罢空怀烂柯客,云深多失避秦人。
高悬石栈仙风迥,静对岩扉濯色新。
借问时翁与禅伯,如何导往许为邻。
山半旧招提,扪萝蹑石梯。
佳名标四绝,胜境出三齐。
殿古烟霞窟,庭深桧柏蹊。
岳灵分地界,云险接天倪。
香篆清风袅,松廊翠巘低。
飞尘无路入,幽鸟隔岩啼。
破梦泉声急,飘凉竹韵凄。
微阳生顶上,残月落峰西。
暂到犹尘虑,长居信觉迷。
致君功业就,向此卜幽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