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翻波浪绕危峰,无尽岩前此界空。
不是灰心求佛者,片时艰住寂寥中。
海翻波浪绕危峰,无尽岩前此界空。
不是灰心求佛者,片时艰住寂寥中。
这首诗描绘的是普照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海翻波浪绕危峰"以海浪比喻寺庙所在之地的险峻,山峰高耸,海浪翻腾,展现了环境的壮丽与雄浑。接下来的"无尽岩前此界空"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辽阔和寂静,岩前世界的空旷让人心生渺小之感。
诗人通过这两句,暗示出普照寺所处的环境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僧人在此修行的清寂生活。"不是灰心求佛者"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坚韧不拔、追求内心平静的僧人的敬佩,他们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守佛法,不为外在困扰所动。
最后一句"片时艰住寂寥中","片时"即片刻,"艰住"形容坚守的不易,"寂寥"则揭示了僧人们内心的宁静与孤独。这句诗揭示了僧人修行生活的艰辛,但也赞美了他们的毅力和精神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普照寺的环境和僧人的生活状态,传达出对佛教修行的敬畏和对僧人坚韧精神的赞赏。
飞台千尺。直雄跨层云,东南胜绝。
当日倾城人似玉,曾醉台中春色。
锦幄尘飞,玉箫声断,麋鹿来宫阙。
荒凉千古,朱阑犹自明月。
送目独倚西风,问兴亡往事,飞鸿天末。
且对一尊浮大白,分甚为吴为越。
物换星移,叹朱门、多少繁华消歇。
渔舟歌断,夕阳烟水空阔。
孤身蹬,泛秦川、西入磻溪乡域。
旷谷岩前幽涧畔,高凿云龛栖迹。
烟火俱无,箪瓢不置,日用何曾积。
饥餐渴饮,逐时村巷求觅。
选甚冷热残馀,填肠塞肚,不假珍羞力。
好弱将来糊口过,免得庖厨劳役。
装贯皮囊,熏蒸关窍,图使添津液。
色身轻健,法身容易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