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台千尺。直雄跨层云,东南胜绝。
当日倾城人似玉,曾醉台中春色。
锦幄尘飞,玉箫声断,麋鹿来宫阙。
荒凉千古,朱阑犹自明月。
送目独倚西风,问兴亡往事,飞鸿天末。
且对一尊浮大白,分甚为吴为越。
物换星移,叹朱门、多少繁华消歇。
渔舟歌断,夕阳烟水空阔。
飞台千尺。直雄跨层云,东南胜绝。
当日倾城人似玉,曾醉台中春色。
锦幄尘飞,玉箫声断,麋鹿来宫阙。
荒凉千古,朱阑犹自明月。
送目独倚西风,问兴亡往事,飞鸿天末。
且对一尊浮大白,分甚为吴为越。
物换星移,叹朱门、多少繁华消歇。
渔舟歌断,夕阳烟水空阔。
这首元代词人周权的《念奴娇·姑苏台怀古》描绘了姑苏台上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对比,展现出历史沧桑感。"飞台千尺"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台子的高峻,仿佛直插云霄,是东南地区的绝美景观。"当日倾城人似玉,曾醉台中春色"回忆了当年台子上人潮如织,美女如玉,春意盎然的盛景。
"锦幄尘飞,玉箫声断,麋鹿来宫阙"通过细节描绘了宫殿的衰败,暗示了人事变迁,连宫廷中的奢华也随时间流逝而消失,只剩下朱阑明月的冷寂。接下来,词人独自凭栏,遥望远方,思考着兴亡更替的历史,感叹飞鸿远去,不知所踪。
"送目独倚西风,问兴亡往事,飞鸿天末"表达了词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未来的迷茫,"且对一尊浮大白,分甚为吴为越"借酒浇愁,感叹世事无常,曾经的吴越之争已成过往。"物换星移,叹朱门、多少繁华消歇"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繁华富贵终将消逝,只有渔舟歌声和夕阳烟水依旧。
最后,"渔舟歌断,夕阳烟水空阔"以自然景色收束全词,渲染出一种空旷寂寥的氛围,留给读者无限遐想,体现了词人对历史沉淀后的深深思索。整体而言,这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具有强烈的怀古之情。
夙性爱丘壑,不惮穷跻攀。
兹峰特神秀,上抗浮云端。
幽寻叹奇绝,俯瞰何其宽。
同游六七辈,一一皆儒冠。
岚翠袭衣袂,风泉听潺湲。
绝顶有巨石,平铺势团团。
天成几洼窟,奚用斤斧钻。
冬夏水不竭,可以怡心颜。
泓澄映星象,风云常往还。
古人善取譬,名曰天池山。
东望大瀛海,万里生波澜。
中流屹孤岛,袤延若连环。
在昔富乔木,今见馀榛菅。
我昔家上头,凝睇生悲酸。
马鬣委草蔓,岁久恐灭漫。
春秋缺拜扫,于心曷能安。
繁华感畴昔,岁月如惊湍。
人去山已空,野鸟鸣间关。
有时动归念,恨无双飞翰。
叹息川路遥,跋涉诚艰难。
而我今白首,梦寐空盘桓。
《游天池山》【明·谢孟安】夙性爱丘壑,不惮穷跻攀。兹峰特神秀,上抗浮云端。幽寻叹奇绝,俯瞰何其宽。同游六七辈,一一皆儒冠。岚翠袭衣袂,风泉听潺湲。绝顶有巨石,平铺势团团。天成几洼窟,奚用斤斧钻。冬夏水不竭,可以怡心颜。泓澄映星象,风云常往还。古人善取譬,名曰天池山。东望大瀛海,万里生波澜。中流屹孤岛,袤延若连环。在昔富乔木,今见馀榛菅。我昔家上头,凝睇生悲酸。马鬣委草蔓,岁久恐灭漫。春秋缺拜扫,于心曷能安。繁华感畴昔,岁月如惊湍。人去山已空,野鸟鸣间关。有时动归念,恨无双飞翰。叹息川路遥,跋涉诚艰难。而我今白首,梦寐空盘桓。
https://shici.929r.com/shici/9Jd4npeG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