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烬重嘘可自由,伏波祠庙楚江秋。
英雄去就不早计,谁与勋名万古留。
炎烬重嘘可自由,伏波祠庙楚江秋。
英雄去就不早计,谁与勋名万古留。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符锡所作,名为《伏波庙》。诗中通过对伏波祠庙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首句“炎烬重嘘可自由”,以“炎烬”象征历史的烽烟与过往,通过“重嘘”表达出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暗示英雄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功绩依然在人们心中燃烧,如同不灭的火焰。这句诗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英雄自由精神的赞美。
次句“伏波祠庙楚江秋”,点明了地点与时节,将读者带入一个肃穆而充满历史感的场景之中。伏波祠庙是为纪念古代将领马援(字文渊,封伏波将军)而建,马援曾平定南越之乱,立下赫赫战功。楚江秋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悲凉的氛围,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庄重,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英雄去就不早计”,表达了对英雄离世的惋惜与对英雄生涯短暂的感慨。英雄们虽然英勇善战,但他们的生命却往往短暂,无法预知未来,这句诗流露出对英雄命运的深深同情。
最后一句“谁与勋名万古留”,则是对英雄功绩永垂不朽的肯定。即使英雄已逝,但他们的事迹与名声却能流传千古,激励后人。这句话不仅是对马援这样的历史英雄的赞誉,也是对所有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的英雄们的崇高评价。
整首诗通过描绘伏波祠庙的景象,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英雄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的深邃思考。诗中既有对英雄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平生不喜饮,九日犹一酌。
今年失家酿,节到真寂寞。
床头泻馀樽,畦菊吐微萼。
洗盏对妻孥,肴蔬随厚薄。
兴来欲径醉,量尽还自却。
傍人叹身健,省己知脾弱。
尚有姑射人,自守常绰约。
养生要慈俭,已老惭矍铄。
燕居渐忘我,杜门奚不乐。
风曲日已乾,浊醪可徐作。
信美非吾土,三吴一水中。
亭高望已极,舟入去无穷。
朝市知安在,湖山信有功。
遨游逐凫鸭,饮食数鱼虫。
波浪喧朝夕,梅烝变绿红。
逢人问京洛,去国长儿童。
同舍情相接,邻邦信屡通。
相邀欲相过,道里讯溪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