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老稽山去不还,镜湖独棹钓鱼船。
南来太白寻无处,却作郎官又几年。
岱下迎鸾惊典谒,蒙山施药悯耕田。
试穷脚力追行迹,亦使今生识地仙。
贺老稽山去不还,镜湖独棹钓鱼船。
南来太白寻无处,却作郎官又几年。
岱下迎鸾惊典谒,蒙山施药悯耕田。
试穷脚力追行迹,亦使今生识地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题为《闻京东有道人号贺郎中者唐人也其徒有识之者作诗寄之》。诗中描绘了一位名叫贺老的道人,他离开了稽山,独自驾一叶钓鱼船在镜湖上泛舟。诗人感叹太白(李白)那样的人物已经难觅踪影,而贺老却依然过着隐逸的生活,担任郎官已有数年。
接下来,诗人提到贺老曾在泰山(岱下)迎接凤凰般的贵客,显示出他的非凡气度;在蒙山施药,表现出对农夫疾苦的关怀。诗人表达出想要追随贺老足迹的愿望,希望能够借此机会了解和认识这位地仙般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叙事和描绘,展现了贺老的超凡脱俗与人间情怀,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贺老品德的敬仰。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
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分香,翠绡对泪,几多幽怨。
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雪满江头,怪一枝不耐,不漏微阳。
诗人越样眼浅,早自成章。
群葩如绣,到那时、争爱春长。
须知道,未通春信,是谁饱试风霜。
堪笑红炉画阁,问从来寒气,损甚容光。
枝头有花凭好,映带新妆。
寒窗愁绝,嗅清芬、不料饥肠。
都缘是,此君小异,费他万种消详。
驾扁舟,冲剧暑。
千里江上去。
夜宿晨兴,一一旧时路。
百年望了旬头,被人馋破,故纸里、是争雄处。
怎生诉。
欲待细与分疏,其如有凭据。
包裹生鱼,活底怎遭遇。
相逢樽酒何时,征衫容易,君去也、自家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