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子瞻馀杭法喜寺绿野亭怀吴兴太守孙莘老》
《次韵子瞻馀杭法喜寺绿野亭怀吴兴太守孙莘老》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信美非吾土,三吴一水中。

亭高望已极,舟入去无穷。

朝市知安在,湖山信有功。

遨游逐凫鸭,饮食数鱼虫。

波浪喧朝夕,梅烝变绿红。

逢人问京洛,去国长儿童。

同舍情相接,邻邦信屡通。

相邀欲相过,道里讯溪翁。

(0)
注释
信美:确实美丽。
吾土:我的故乡。
三吴:古代地区名,包括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
一水:泛指江河。
朝市:都市和朝廷。
湖山:自然景色。
逢人:遇见行人。
去国:离开国家。
翻译
这美景虽好却非我故乡,身处三吴之地,周围皆是江河湖泊。
站在高亭上眺望已到极限,乘舟离去,仿佛永无尽头。
都市和朝廷在哪里?只有湖光山色陪伴着我。
我在湖边游玩,与水鸟为伴,捕食鱼类和虫子。
日夜波涛喧闹,梅花盛开时,水面映出红绿交织的色彩。
遇到行人询问京城的消息,离开故土的我,如同孩童般无知。
同住的人情谊相连,与邻近国家也常有书信往来。
他们邀请我去拜访,我询问溪边老人路途如何通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吴兴太守孙莘老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句"信美非吾土",以美景衬托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尽管眼前景色优美,但并非心中所系之地。接下来的"三吴一水中"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特色,暗示了吴兴的地理位置。

"亭高望已极,舟入去无穷",通过写登亭远眺和乘舟离去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朝市知安在"表达对尘世繁华的疑问,而"湖山信有功"则转向自然山水,认为它们能给予心灵慰藉。

"遨游逐凫鸭,饮食数鱼虫"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在湖山间的生活,自在逍遥。"波浪喧朝夕,梅烝变绿红"进一步渲染了江南的季节变换之美,寓含时光流逝之意。

"逢人问京洛,去国长儿童"表达了诗人离开京都后的成长感,以及对故都的思念。"同舍情相接,邻邦信屡通"体现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频繁的书信往来。

最后两句"相邀欲相过,道里讯溪翁",表达了朋友间的互动,希望能有机会亲自拜访孙莘老,询问归途的路径,展现了诗人对重逢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吴兴太守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古意

新月生西岭,明河低远林。

坐见大火中,秋序忽已侵。

感叹老将至,裴回劳我心。

劳心复谁语,抚弄东厢琴。

调高曲未竟,寡和难为音。

矫首文江子,何时宣此襟。

(0)

越人诗谒次韵

避俗云村远,经秋客鬓新。

寒灯閒自喜,残卷阁还亲。

往事悲歌永,西风酒力淳。

明朝山雨歇,曳屐访天绅。

(0)

寄何叔毗礼部

为爱君家好弟兄,列官同在凤凰城。

迟迟宫漏薇垣静,浥浥垆香画省清。

风雨夜堂联榻处,池塘春草看诗成。

相逢相别还相忆,白发江湖无限情。

(0)

送何元朗南京孔目

一命周行列镐京,閒官刚喜玉堂清。

紫薇兰省聊通籍,绿水红莲亦宦情。

爽气钟山秋拄笏,春风鳌禁晓闻莺。

白头老友难为别,飞梦先驰建业城。

(0)

冰泮志喜次黄才伯韵

吹面东风不作寒,断冰千片下晴滩。

已看积雪经冬尽,正好垂杨映水看。

满目江山劳应接,到家樱笋未阑残。

只应今夜扁舟梦,先绕吴门斗鸭阑。

(0)

除夕二首·其二

黯黯离愁酒半醺,不眠閒读送穷文。

旅窗灯火寒犹在,村巷鸡声岁又分。

千里家山归有渐,百年心事老无闻。

未妨去国还飘泊,已把閒身等白云。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