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云纤月意茫茫,识得灵机机已忘。
父母未生前面目,石人解语费思量。
淡云纤月意茫茫,识得灵机机已忘。
父母未生前面目,石人解语费思量。
这首诗《答妙参禅师》由清代诗人汪观定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禅宗思想。
首句“淡云纤月意茫茫”,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淡淡的云朵与纤细的月亮共同勾勒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意境,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深沉思考与探索。这里的“淡云”与“纤月”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描绘,更象征着诗人对人生、宇宙的广阔思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接着,“识得灵机机已忘”,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灵机”的独特理解。在经历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之后,诗人似乎达到了某种超越寻常认知的境界,心灵得以净化,忘却了世俗的纷扰与杂念,达到了一种超脱的状态。这里的“灵机”可以理解为直觉、灵感或内在智慧,是人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瞬间洞察本质的能力。
“父母未生面前目”,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起源与存在的思考。它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探讨了生命的最初状态,即在尚未出生之时,生命就已经存在。这种观点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强调了生命的内在连结与永恒性,超越了个体生命的存在与消逝。
最后,“石人解语费思量”,通过将“石人”与“解语”相对比,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人类语言与沟通能力的反思。石人无法言语,象征着人类语言的局限性。然而,人类通过语言交流,却能表达复杂的情感与思想,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如何在有限的言语中传达无限真理的深思,以及对沟通与理解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与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越表面现象、追求内在真理的不懈追求。
泰山先生久冥寞,世把春秋束高阁。
腐儒退隐三十年,独玩遗经思笔削。
滥居师席愧匪才,日演微言更岁籥。
欲遵广路视堂奥,誓辟浮云窥碧落。
兹辰讲解告终篇,敢屈邦君亲视学。
邦君旧是补衮才,忠论嘉谟动宸幄。
密为福泽遍寰瀛,暂得麾符出京洛。
爱民如子不忍伤,政用中和屏威虐。
深惟教本在庠序,力助儒风止奸恶。
群材傥得就长育,百堵何为惮兴作。
耽耽黉舍尽修严,翼翼公堂骤清廓。
已欣华构将落成,肯枉双旌率僚幕。
清晨初谒二公祠,重道严师致恭恪。
更忘烦暑临讲席,自降威容听扬搉。
羜肥酒酾宴诸生,金印煌煌对褒博。
传闻长幼相告语,争诵诗书亲教约。
欢声四出屏阴沴,云雾俄收日华烁。
文翁化蜀士皆成,鲁侯修泮民思乐。
自惭传道竟何补,禄食充饥免藜藿。
幸逢贤守善承流,喜与吴人醉优渥。
《春秋终讲伏蒙知府谏议临视学舍宴劳诸生谨成小诗叙谢》【宋·朱长文】泰山先生久冥寞,世把春秋束高阁。腐儒退隐三十年,独玩遗经思笔削。滥居师席愧匪才,日演微言更岁籥。欲遵广路视堂奥,誓辟浮云窥碧落。兹辰讲解告终篇,敢屈邦君亲视学。邦君旧是补衮才,忠论嘉谟动宸幄。密为福泽遍寰瀛,暂得麾符出京洛。爱民如子不忍伤,政用中和屏威虐。深惟教本在庠序,力助儒风止奸恶。群材傥得就长育,百堵何为惮兴作。耽耽黉舍尽修严,翼翼公堂骤清廓。已欣华构将落成,肯枉双旌率僚幕。清晨初谒二公祠,重道严师致恭恪。更忘烦暑临讲席,自降威容听扬搉。羜肥酒酾宴诸生,金印煌煌对褒博。传闻长幼相告语,争诵诗书亲教约。欢声四出屏阴沴,云雾俄收日华烁。文翁化蜀士皆成,鲁侯修泮民思乐。自惭传道竟何补,禄食充饥免藜藿。幸逢贤守善承流,喜与吴人醉优渥。
https://shici.929r.com/shici/eqHrUjIq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