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英不向枝头住。等闲又送春归去。云幄翠阴浮。
长随日脚流。玉箫吹凤怨。惊起楼中燕。
飞去自双双。恼人空断肠。
飞英不向枝头住。等闲又送春归去。云幄翠阴浮。
长随日脚流。玉箫吹凤怨。惊起楼中燕。
飞去自双双。恼人空断肠。
这首《菩萨蛮·其三》是宋代词人蔡伸的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落日晚景的画面,以及其中蕴含的情感。
"飞英不向枝头住",词人以飘落的花瓣象征春光的流逝,暗示春天的短暂和无常,如同飞花一般难以挽留。"等闲又送春归去"进一步强调了春去的轻易,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云幄翠阴浮,长随日脚流",运用比喻,将云彩比作帷帐,日影比作流水,形象地描绘出春日傍晚天边云彩与阳光交织的景象,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玉箫吹凤怨",通过想象中的玉箫声,寄托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怨,仿佛听见凤凰的悲鸣,增添了伤感的氛围。"惊起楼中燕",以燕子被箫声惊飞,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动荡不安。
最后两句"飞去自双双,恼人空断肠",直接抒发了词人对春燕双飞的羡慕和自己孤独无依的惆怅,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和无法排遣的愁绪。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春日景象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词人对时光流转、青春易逝的深深感叹,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