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雁怀阿字》
《闻雁怀阿字》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塞雁几时发,羁人来未曾。

归期看已过,计日尚相应。

年迈悲穷子,薪传愧五灯。

举头唯见月,何以慰山僧。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闻雁怀阿字》,是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诗中通过“塞雁”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雁南飞北往,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友人归期的期盼与忧虑。

首句“塞雁几时发”,以雁的迁徙引出主题,暗示友人可能即将启程或已经出发,但具体时间未定。接着,“羁人来未曾”一句,点明诗人自己正处在羁旅之中,无法与友人相聚,表达了深深的孤独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归期看已过,计日尚相应”两句,诗人从期待到失望,再到重新计算友人归来的日子,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煎熬。这里既有对友人迟归的无奈,也有对重逢的渴望。

“年迈悲穷子,薪传愧五灯”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诗人感叹自己的年岁已高,却仍未能与亲人团聚,内心充满了悲凉。同时,他以“五灯”自喻,表示自己在传承佛法上的不足,暗含了对自身修行的反省和对友人精神支持的期待。

最后,“举头唯见月,何以慰山僧”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抬头望月,月光如水,却难以慰藉心中的孤寂。这里的“山僧”既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是对友人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给予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朝退书怀

鹤帔星冠羽客装,寝楼西畔坐书堂。

山禽养久知人唤,窗竹芟多漏月光。

粉壁不题新拙恶,小屏唯录古篇章。

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

(0)

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0)

梦苏州水阁寄冯侍御

扬州驿里梦苏州,梦到花桥水阁头。

觉后不知冯侍御,此中昨夜共谁游。

(0)

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其五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

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

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

教我同光尘,月固不胜烛。

霜飙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0)

西斋小松二首·其二

簇簇枝新黄,纤纤攒素指。

柔苙渐依条,短莎还半委。

清风日夜高,凌云意何已。

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

(0)

菩萨蛮.送外之作

小桃泪冷东风倦。阳关薄酒殷勤荐。此去不言归。

知君思已灰。云山千万叠。都是伤心色。

红豆不胜情。何堪赠远人。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