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泪冷东风倦。阳关薄酒殷勤荐。此去不言归。
知君思已灰。云山千万叠。都是伤心色。
红豆不胜情。何堪赠远人。
小桃泪冷东风倦。阳关薄酒殷勤荐。此去不言归。
知君思已灰。云山千万叠。都是伤心色。
红豆不胜情。何堪赠远人。
这首《菩萨蛮·送外之作》由清代诗人濮文绮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送别之人的复杂心情。
“小桃泪冷东风倦”,开篇以小桃树的泪水和东风的疲惫,营造出离别的哀愁氛围。小桃树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不舍与痛苦,东风也似乎因送别而感到疲倦,暗示着离别场景的凄凉。
“阳关薄酒殷勤荐”,提到“阳关”一词,让人联想到王维的《渭城曲》,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这里同样借用了这一意象,通过“薄酒”表达送别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不舍。
“此去不言归”,直接点明了离别者将远离,未来何时能归,不得而知。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离别的悲伤感。
“知君思已灰”,理解到对方的心思已经冷却,暗示了离别后可能产生的疏远或淡漠,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对方情感状态的关切。
“云山千万叠,都是伤心色”,用壮阔的云山景象象征离别后的孤独与伤感,每一座山都承载着离别的哀愁,渲染了一种浓重的离别氛围。
“红豆不胜情,何堪赠远人”,红豆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象征相思之情的意象,此处却说红豆难以承载如此深厚的情感,无法赠予远方的人,进一步强调了离别之痛和思念之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离人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以及深深的思念之情。
长安三月烟如织,上苑桃花看不极。
主人旧是武陵人,别有春林千树色。
千树万树玉岭赊,烂漫风前十里花。
细缬半含仙掌露,繁枝齐吐赤城霞。
主人数椽筑洞口,手植城堤几十亩。
笛里香分画阁梅,楼头艳拂金堤柳。
花间漉酒醉朱颜,石几松床自闭关。
不遣红尘来陌上,惟容流水到人间。
只道林中聊可住,芳菲又满咸阳路。
扫尽玄都观里泥,栽成濯锦江头树。
还将幅素写花源,半染山光半水痕。
拂拭自疑真境近,不知春色在公门。
君不见度索山前花落晚,千年一结条支卵。
东方先生太苦饥,啖馀半核如金碗。
又不见仙人子晋遨五城,白鹤朝骖海上行。
缑山瞥见花成雨,沈醉吹残月夜笙。
主人亦住三山岛,瑶池仙种分来早。
花开几度笙几曲,日上扶桑春未老。
《桃花岭图歌寿太宰杨梦山先生》【明·于慎行】长安三月烟如织,上苑桃花看不极。主人旧是武陵人,别有春林千树色。千树万树玉岭赊,烂漫风前十里花。细缬半含仙掌露,繁枝齐吐赤城霞。主人数椽筑洞口,手植城堤几十亩。笛里香分画阁梅,楼头艳拂金堤柳。花间漉酒醉朱颜,石几松床自闭关。不遣红尘来陌上,惟容流水到人间。只道林中聊可住,芳菲又满咸阳路。扫尽玄都观里泥,栽成濯锦江头树。还将幅素写花源,半染山光半水痕。拂拭自疑真境近,不知春色在公门。君不见度索山前花落晚,千年一结条支卵。东方先生太苦饥,啖馀半核如金碗。又不见仙人子晋遨五城,白鹤朝骖海上行。缑山瞥见花成雨,沈醉吹残月夜笙。主人亦住三山岛,瑶池仙种分来早。花开几度笙几曲,日上扶桑春未老。
https://shici.929r.com/shici/4VXxzITI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