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登朝列,承恩岁月深。
病酬吴客问,思作越人吟。
世事容萧散,时名任陆沉。
本无匡济略,报国在抽簪。
华发登朝列,承恩岁月深。
病酬吴客问,思作越人吟。
世事容萧散,时名任陆沉。
本无匡济略,报国在抽簪。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乞休》。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渴望归隐的情感。
首句“华发登朝列”描绘了诗人年岁渐长,步入朝廷官僚行列的情景,暗示了其从政生涯的漫长与岁月的流逝。接着,“承恩岁月深”则点明了诗人深受皇恩,官位显赫,但同时也暗含了对官场束缚的无奈与感慨。
“病酬吴客问,思作越人吟”两句,通过具体情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接待来访的吴地客人,心中却满是对故乡越地的思念之情。这里运用了典故,吴客和越人分别代表了诗人的家乡与现实处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世事容萧散,时名任陆沉”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名声得失的超脱。他愿意让世事随风飘散,让时间将名利沉没,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最后,“本无匡济略,报国在抽簪”表明了诗人并无挽救国家危难的谋略,但他以辞官归隐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这里的“抽簪”即解下官帽,象征着放弃官职,归隐山林,以另一种方式为国效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