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何须胜渭川,此君风节在孤妍。
每怜俗态消难尽,日日平安好为传。
千亩何须胜渭川,此君风节在孤妍。
每怜俗态消难尽,日日平安好为传。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竹子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竹子坚韧不拔、高洁风骨的赞美之情。诗中的“千亩何须胜渭川”,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竹子虽不及大片的渭川竹林广袤,但其独特的风姿和品格却足以令人赞叹。接着,“此君风节在孤妍”一句,将竹子比喻为君子,强调了竹子独立而优雅的气质,以及其内在的高尚品德。
“每怜俗态消难尽,日日平安好为传”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之态的反感,以及对竹子这种象征着纯洁与平安的美好品质的向往和推崇。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竹子作为理想人格的象征意义,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社会风气改善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外在之美,更深入地探讨了竹子所蕴含的道德寓意和社会价值,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独特见解。
少陵最高处,旷望极秋空。
君山喷清源,脉散秦川中。
荷锸自成雨,由来非鬼工。
如何盛明代,委弃伤豳风。
泾灞徒络绎,漆沮虚会同。
东流滔滔去,沃野飞秋蓬。
大禹平水土,吾人得其宗。
发机回地势,运思与天通。
早欲献奇策,丰财叙西戎。
岂知年三十,未识大明宫。
卷尔出岫云,追吾入冥鸿。
无为学惊俗,狂醉哭途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