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峰后原,逶迤旷平陆。
道周问樵子,古实青牛谷。
披榛得径路,曳杖惊麋鹿。
鲍生古骚人,曾过鍊师宿。
明月古坛边,题诗记脩竹。
兹焉废耕陇,岁晏空菽粟。
薄日静衔山,惊湍泻哀玉。
回首睇吾庐,风幡隔林麓。
白鹤峰后原,逶迤旷平陆。
道周问樵子,古实青牛谷。
披榛得径路,曳杖惊麋鹿。
鲍生古骚人,曾过鍊师宿。
明月古坛边,题诗记脩竹。
兹焉废耕陇,岁晏空菽粟。
薄日静衔山,惊湍泻哀玉。
回首睇吾庐,风幡隔林麓。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一处自然景观,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氛围。诗人以白鹤峰为背景,描绘了一片广阔的原野,山势蜿蜒,景象开阔。通过询问樵夫得知,这里曾经是青牛谷,古时的隐士常来此地。
诗人踏入这片荒芜之地,拨开荆棘,发现了一条小径,行走间惊扰了栖息的麋鹿。他提到了鲍生,一位古代的骚人,曾在此地拜访炼师,并留下了题诗在明月下的古坛边,纪念那片修竹。
然而,如今这里已废弃了耕作,到了年末,田野上空荡荡的,只有菽粟随风摇曳。夕阳低垂,静静地与山峦相接,湍急的水流发出哀怨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叹息。诗人回望自己的居所,只见风幡在林间的斜坡上轻轻飘动。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时间流逝的痕迹,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去隐逸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现状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追忆。
群峰耸苍翠,延赏豁心目。
载酒呼朋俦,探奇向山麓。
登顿出云厓,烟霄聊置足。
俯躬拾琼玖,举手揽朝旭。
万象逞殊观,胸臆屡超忽。
凭虚发长啸,流声振林谷。
乘醉招鸾凰,高情逸埃俗。
霜雪凝严寒,随风飘孤馆。
登高送远人,萧条岁月晚。
云山相阴翳,游子去日远。
抗怀企古先,知音良独难。
缔交方几时,离情忽相干。
况我当迟暮,悬车照颓颜。
临歧欲有赠,泣下不能言。
愿寄瑶华音,慰我心缠绵。
方柄而圆凿,龃龉讵相适。
所守诚拘墟,所遇宁不逆。
世情苦未练,疏懒成离索。
名虽擢礼闱,宦途实云隔。
承欢希禄养,黾勉就司铎。
官閒职易称,亦恐婴祸阨。
训迪匝六年,声誉渐隆赫。
蒙恩授剧邑,力辞不能却。
驽马蹶长途,弱材困重责。
事去方觉非,道穷唯自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