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这首词描绘了杭州(古代称钱塘)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和密州山城的宁静氛围,通过对比两处不同的节日场景,展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灯火钱塘三五夜",明亮的灯火映照着十五的夜晚,如同霜月般皎洁,照亮了人群,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出了宴席上的奢华与欢乐,连空气中都弥漫着香气。
然而,词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山城的寂静,"寂寞山城人老也",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描绘了山城人们在节日结束后回归农耕生活的场景,与前文的热闹形成对比。最后两句"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则以自然景象收尾,暗示了冬日将至,雪意浓厚,给人以凄凉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不同地方元宵节的特色,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怀旧情绪。
数年闻雁声,感慨多所系。
今年声愈悽,一雁落天际。
念彼百千雁,存没何能计。
哀此一雁孤,一去不知岁。
羽毛亦自美,江山岂不丽。
死生物之常,何地不足瘗。
所伤共一群,先后终难逮。
薄影沉西江,秋风吹浪细。
江月夜夜寒,不敢翘清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