扰扰红尘为底忙,僧家白日自舒长。
朱帘著地寂无事,百刻青春一炷香。
扰扰红尘为底忙,僧家白日自舒长。
朱帘著地寂无事,百刻青春一炷香。
这首宋朝诗人盛次仲的《永明寺四香亭》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院生活图景。
“扰扰红尘为底忙”,开篇即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质疑与厌倦,暗示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僧家白日自舒长”则描绘了僧侣们悠长而平静的一天,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寺院生活的闲适与自在。
“朱帘著地寂无事”,进一步渲染了寺院的静谧氛围,朱红色的窗帘垂至地面,更添了几分庄严与神秘感,同时也暗示了外界的纷扰与这里形成了隔绝。“百刻青春一炷香”,将时间与香火联系起来,既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修行者对佛法的虔诚与专注,一柱香燃烧的时间,仿佛是修行者内心世界的一个小小宇宙,充满了深邃与禅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寺院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外在繁华的深刻对比思考,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云山隐隐草芊芊,水色迷离怪石边。
百啭黄鹂消永日,千寻白练映长天。
竹垂清露添诗砚,燕蹴飞花落舞筵。
林外不知春雨歇,正宜携酒望前川。
我思至人,游心唐虞之帝廷。
上下数千载,迥如云霄畴与京。
皋夔礼乐表世则,克绍周孔流芳声。
斯文在兹幸不坠,亘古永怀惟六经。
鶗鴂鸣兮,卉木萋止,维暮之春。
笑憨翁渐老,年加三豆,呆郎多事,诗记三星。
六十有三,高吟勇退,只有尧夫范景仁。
从今去,且亭前放鹤,溪上垂纶。交亲。散落如云。
仅留得尊前康健身。
有一编书传,一囊诗稿,一枰棋谱,一卷茶经。
红杏尚书,碧桃学士,看了虚名都赚人。
成何事,独青山有趣,白发无情。
簿书终日叹徒劳,俄喜相看有故交。
抱道尚稽怀印绶,安贫还不厌衡茅。
草庐谁识真龙卧,阿阁行看彩凤巢。
归去不妨深闭户,静听修竹晚风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