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泛舟西江》
《泛舟西江》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古风  押[蒸]韵

积水可利涉,方舟况同乘。

悠然西江上,遂望云中僧。

出浦见落日,前崖阴始凝。

秋风忽飒沓,海雨随奔腾。

稍移流沙河,又见夕影澄。

拥棹向危壁,推篷见古藤。

枕藉信水宿,跻攀候晨兴。

兹游意多惬,况也多良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西江的旅程,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句“积水可利涉,方舟况同乘”点明了泛舟的主题,积水可以方便渡过,乘坐方舟更是增添了旅途的乐趣。接着,“悠然西江上,遂望云中僧”描绘了诗人悠闲地在西江上航行,远眺云中的僧人,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出浦见落日,前崖阴始凝”写出了日落时分的景象,江边的水浦渐渐被夕阳染红,前方的山崖开始笼罩在夜色之中。接下来,“秋风忽飒沓,海雨随奔腾”则展现了秋季的凉爽与海雨的磅礴,风起云涌,海浪翻腾,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

“稍移流沙河,又见夕影澄”描述了船只继续前行,经过流沙河后,夕阳的倒影在平静的河面上显得格外清晰。最后,“拥棹向危壁,推篷见古藤”写出了船只靠近峭壁,推开船篷,发现古老的藤蔓缠绕其上的情景,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历史感。

“枕藉信水宿,跻攀候晨兴”描绘了夜晚在船上休息,清晨起床攀登的情景,体现了旅行的艰辛与乐趣并存。而“兹游意多惬,况也多良朋”则表达了这次旅行给诗人带来的满足感和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泛舟西江的旅程,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表达了对友情和自由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移家林溪同诸子登瓶山值潦因转观芙蓉石瓮之胜

谷风静嘘纳,乘秋结高踪。

出门仰飞瀑,下折萦东峰。

樵路栈苍壁,曲窣深云松。

选胜不越此,方闻补霜钟。

沉吟止溪潦,欲涉无由从。

宝峰隔西涧,天半窥蒙茸。

潭水碧崖下,洁冽涵霜冬。

晴晦时不测,或已蟠蛟龙。

曲涧与怪穴,名瓮何重重。

溪雷恣凭怒,仰喷冰芙蓉。

何须慕华顶,已足涤烦胸。

(0)

送李乔龄北游访道

老去惟思返旧林,乘春君独慕知音。

言寻丁令须逢鹤,名过陈昂莫碎琴。

想见朗吟驴背阔,更谁幽思橘中深。

罗浮本有通真路,何日归来玉洞阴。

(0)

花朝同高望公璩子弟赋

江城一月犹寒色,雨暗苔痕春半过。

小燕有情怜旧垒,轻红何意窅高萝。

独临野水怀人远,静对青山战鼓多。

一往闲情重花节,故园芳草奈愁何。

(0)

读荆轲传

素车白马易水阳,田光一剑胡太忙。

槁心裂肝感云物,白虹赤日无晖光。

燕丹太子少年耳,报人易做一朝事。

壮夫迟留未可疑,遂尔同心不相俟。

迂哉荆卿故劫王,绕屏真负夫人匕。

樊将军,死已死,虚借头颅行万里。

不济当年事亦难,舞阳小儿不足恃。

(0)

画马题·其七

三尺轻绡绝短长,平沙风候似殊方。

未当一跃知千里,只是精神不肯藏。

(0)

答谢伯子先生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

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

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

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

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

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

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

余有故国叹,剥落悲荒丘。

快此最遍地,农贾饶身谋。

鱼盐结海市,蜃气集云楼。

武陵无复睹,渴览海天秋。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