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功高世共知,区区安用假王为。
固应渫血长安日,已在荥阳蹑足时。
韩信功高世共知,区区安用假王为。
固应渫血长安日,已在荥阳蹑足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对韩信功绩的赞颂。通过对比韩信的实际能力与封王的虚名,表达了对韩信卓越才能的肯定和对其未被充分赏识的惋惜。
首句“韩信功高世共知”,开门见山地指出韩信的功勋广为人所称颂,奠定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接着,“区区安用假王为”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韩信被封为假王这一看似荣耀实则无实权的任命的质疑,暗示了韩信更应该得到与其能力相匹配的职位或权力。
“固应渫血长安日”中的“渫血”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韩信在长安的日子充满了奋斗与牺牲,暗含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而“已在荥阳蹑足时”则转折,指出韩信在实际战场上,尤其是在荥阳之战中,已经展现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既赞扬了韩信的卓越功绩,也表达了对韩信未能在高位上施展其才能的遗憾。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历史人物的形象,借以抒发对英雄命运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海邦荔支品多美,绝美无如进奉子。
南人惯识已誇羡,北人初见尤惊喜。
剥开鸡卵玉满苞,嚼出琼浆香溅齿。
解酲消渴日千颗,未许杨梅雪梨比。
忆昔永元天宝间,贡出西川与交趾。
十里五里一置堠,人马困顿多道死。
此果得名想此时,讽谏有诗载青史。
我朝列圣鉴往事,穷荒献味皆禁止。
大庖九鼎罗八珍,果核时新亦无此。
我曹何幸得饱啖,念所从来感恩耳。
作诗写赠知心人,无奈心驰天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