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晴山色分遥碧。辉映江南北。
子今东去步蟾宫,看少展、垂天翼。
晚来江上西风息。算不是新丰客。
明年三月见君时,庆章绶、纡铜墨。
雪晴山色分遥碧。辉映江南北。
子今东去步蟾宫,看少展、垂天翼。
晚来江上西风息。算不是新丰客。
明年三月见君时,庆章绶、纡铜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名为《折丹桂(其三)用前韵送赵彦翔省试》。诗中描绘了雪后山色的清丽与辉映江南北的壮观,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雪晴山色分遥碧"一句,通过雪晴后的山色,将远处的山峦勾勒出一种遥远而又清澈的碧绿色彩,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诗人的感受。"辉映江南北"则进一步描绘了阳光在江水两岸的辉映,营造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子今东去步蟾宫,看少展、垂天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东行之旅的送别之情。蟾宫即指月宫,步蟾宫则是比喻远离人世,高升到某种精神或理想的境界。这两句通过神话和幻想的手法,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俗的情怀。
"晚来江上西风息"一句,则描写了傍晚时分,江边西风渐息的宁静景象。"算不是新丰客"这句话,通过否定来强调友人非同寻常,可以理解为友人的身份或地位特殊,不是普通的旅人。
最后两句"明年三月见君时,庆章绶、纡铜墨"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之期的期待。这里的“庆章”可能指的是考试及第的喜悦,“绶”和“纡铜墨”则是书信或文书的装饰物,暗示着友人将来会有更上一层楼的成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和对友人的深情寄托,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
只讹些子缘,应耗没多光。
臂鹰健卒悬毡帽,骑马佳人卷画衫。
每过私第邀看鹤,长著公裳送上驴。
名纸毛生五门下,家僮骨立六街中。
云间闹铎骡驼至,雪里残骸虎拽来。
树上咨诹批颊鸟,窗间壁駮叩头虫。
莫欺零落残牙齿,曾吃红绫饼餤来。
渡水蹇驴双耳直,避风羸仆一肩高。
凉雨打低残菡萏,急风吹散小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