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欲销云》
《欲销云》全文
唐 / 卢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欲隐从龙质,仍馀触石文。

霏微依碧落,髣髴误非云。

度月光无隔,倾河影不分。

如逢作霖处,当为起氤氲。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oyún
táng / yīn

yǐncónglóngzhìréngchùshíwén
fēiwēiluò仿fǎngfēiyún

yuèguāngqīngyǐngfēn
féngzuòlínchùdāngwèiyīnyūn

翻译
想要隐藏龙的本性,但仍有石头上的纹理留存。
薄雾轻轻地依偎在天空,仿佛让人错认为是云彩。
月光穿透它没有阻碍,银河倒映其中难以分辨。
如果遇到干旱之处,它应当能激起滋润的雾气。
注释
欲隐:想要隐藏。
从龙质:指龙的本性。
仍馀:仍然残留。
触石文:石头上的纹理。
霏微:薄雾弥漫的样子。
碧落:天空。
髣髴:仿佛。
非云:不是云彩。
度月光:月光穿过。
无隔:没有障碍。
倾河:像银河倾泻。
影不分:影子模糊不清。
如逢:如果遇到。
作霖:指下雨,甘霖。
处:地方。
起氤氲:激起湿润的雾气,象征滋润。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殷的作品,名为《欲销云》。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

"欲隐从龙质,仍馀触石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融入山水之中的愿望,而“龙质”与“石文”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崇敬之情。

"霏微依碧落,髣髴误非云。" 这两句通过对细雨和山谷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迷离恍惚、难以辨识的意境,表明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模糊边界的欣赏。

"度月光无隔,倾河影不分。"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月光与河流交融的画面,无论是月亮还是河水,都已经没有了明显的界限,这种描写增添了诗中的梦幻色彩。

"如逢作霖处,当为起氲氲。"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可能遇到雨水时刻的期待,表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心态,以及对未来的美好预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妙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作者介绍

卢殷
朝代:唐

卢殷(746年-810年11月)唐朝诗人,范阳人。元和五年十月,以故登封县尉,卒登封,年六十五。擅长写诗,全唐诗录存他所作诗十三首。自少至老,诗可录传者,在纸凡千余篇。无书不读,然止用以资为诗歌。与孟简、孟郊、冯宿为好朋友。
猜你喜欢

春夜分韵得江字寄萧君子仪

当代论材学,如君信少双。

诗名传大地,文势决长江。

苔紫生衣桁,桃红入酒缸。

无能谢尘鞅,从隐鹿门庞。

(0)

述怀五十三首·其二十二

至理无定在,一物一有之。

达士每豹变,愚夫独狐疑。

死生事所常,轮递何休时。

衰荣分所固,来往可前期。

不见东园花,灼灼方满枝。

转眼逐风散,零落已涂泥。

借问路行人,陆陆尔何为。

(0)

述怀五十三首·其十五

涉江采芙渠,秋水湛虚碧。

停桡向中渚,浩歌感畴昔。

世人恣险巧,奔走竟朝夕。

攘穰豺与狼,小大相啖食。

愿言扩风清,一睹羲农日。

皇王直垂拱,四海仰至德。

孰知太古初,混沌无一物。

(0)

舟中

久客衡阳道,深秋汉水涯。

千山霪雨息,孤棹晚风移。

疏叶萧萧下,浮云片片随。

长吟怀宋玉,心事遣谁知。

(0)

为葛士延题竹·其一

凤集庭前更引雏,风翻翠尾任扶疏。

有时彷佛声敲玉,静听如何却又无。

(0)

梦还家

故乡南望路偏赊,清梦无时不到家。

僮仆出门迎旧主,稚儿环膝献新茶。

庭前萱草春仍绿,阶下长杨暖正花。

惊觉不胜愁绝处,柳梢明月照窗纱。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