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友人游蜀》
《送友人游蜀》全文
唐 / 张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此心知者稀,欲别倍相依。

无食拟同去,有家还未归。

巴山开国远,剑道入天微。

必恐临邛客,疑君学赋非。

(0)
翻译
能理解我心意的人实在稀少,临别之际,对你的依赖之情更加深重。
即使没有食物也打算与你一同离去,虽然已有家室,却还未曾返回。
巴蜀之地建国久远,那里的剑术之道仿佛直入云天,微不可见。
恐怕临邛的友人会怀疑你,认为你并非真心学习辞赋之才。
注释
此心:我的心意。
知者:知道、理解的人。
稀:稀少。
欲别:想要离别。
倍:加倍。
相依:相互依赖。
无食:没有食物。
拟同去:打算一起离开。
有家:已有家室。
还未归:还未曾返回。
巴山:巴蜀地区的山脉,代指巴蜀之地。
开国:建立国家,此处指巴蜀地区历史久远。
远:时间久远。
剑道:剑术之道,此处可能指巴蜀地区独特的剑术文化或技艺。
入天微:形容剑道技艺高超,仿佛直入云天,难以捉摸。
必恐:恐怕、担忧。
临邛客:临邛的朋友或客人,临邛为古地名,这里代指某位来自临邛的朋友。
疑:怀疑。
君:你。
学赋非:学习辞赋(文学创作)并非真心实意。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开篇“此心知者稀,欲别倍相依”两句,通过强烈的情感表达,对于那些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面临分别时更感到依依不舍。这份情谊在古代文人中颇为常见,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深沉的情感。

“无食拟同去,有家还未归”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之深,即便是生活上的困难,也愿意与朋友共赴艰险,只因有家庭的牵绊而无法如愿。这不仅展示了友情的力量,也反映出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

“巴山开国远,剑道入天微”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巴山是蜀地(今四川一带)的别称,这里的“开国”指的是古蜀国,而“剑道”则是一条通往蜀地的险峻道路。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气势,同时也隐喻了友人前往蜀地之行将会遇到的艰难险阻。

最后,“必恐临邛客,疑君学赋非”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是否真有文学造诣的怀疑。这里的“临邛客”指的是到达临邛(今四川省德阳市)的旅人,而“疑君学赋非”则是对朋友是否真的懂得作赋(一种古代文体)的质疑。这不仅是诗人对友情的试探,也是对文学素养的一种考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情谊和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是否真正懂得文学艺术的一丝怀疑。这样的诗句,不仅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内涵,也让读者在欣赏之余,能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深情厚谊。

作者介绍

张乔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对庭柳·其三

手折杨枝手自栽,枝枝今已出墙隈。

自从雨塌墙无蔽,谁为先生守护来。

(0)

对庭柳·其二

昔我往矣柳依依,今来转觉柳芳菲。

枝头黄鸟声声笑,似笑先生去又归。

(0)

次和尹沾麓春日过访·其三

檐角银蟾透画棂,龛灯才了佛前经。

宵长犹剩閒功课,共把新题写素屏。

(0)

立春前一日独酌花下漫兴·其一

春脚嫌寒不肯临,陈苔委叶径阴阴。

瓦盘盛得屠苏酒,持向玉兰花下斟。

(0)

溪上杂题·其八

底须逃俗与逃喧,拚是车尘不到门。

红日睡残无一事,自盘青竹护兰荪。

(0)

赠紫云僧

不置房厨不宿粮,虽然常住似游方。

前村乞食归禅院,一个钵盂挂在墙。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