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庭柳·其二》
《对庭柳·其二》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昔我往矣柳依依,今来转觉柳芳菲。

枝头黄鸟声声笑,似笑先生去又归。

(0)
鉴赏

这首诗《对庭柳(其二)》由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庭中柳树的深情观察与感慨。

首句“昔我往矣柳依依”,以回忆的方式开始,仿佛诗人曾经离开时,柳树还依依不舍地摇曳着,充满了离别的哀愁与依恋。这里的“依依”不仅描绘了柳树的姿态,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即将重逢的期待。

次句“今来转觉柳芳菲”,转折间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季节的变化。当诗人再次归来,眼前的柳树已焕发出勃勃生机,满眼皆是春意盎然的景象。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更迭,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转变,从离别时的忧伤到重逢时的喜悦。

接着,“枝头黄鸟声声笑”,诗人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通过黄鸟的欢鸣,赋予柳树以生命与活力。黄鸟的“笑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大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喜悦,是对诗人归来的一种欢迎与庆祝。

最后,“似笑先生去又归”,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感情相联系,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黄鸟的叫声仿佛在对诗人说:“欢迎回来”,既表达了对诗人回归的喜悦,也蕴含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对庭柳(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旅程中离合悲欢的细腻体味。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萧仲有遗经堂

一经传世宝,说与子孙知。

欲作久长计,毋忘礼义为。

黄金生悔吝,白璧有瑕疵。

兼取庞公语,图安不遗危。

(0)

家中作

四海飘零似落花,十年秋鬓带霜华。

归无驷马空题柱,敝尽貂裘忙到家。

触目半成愁境界,安心旋办老生涯。

可怜持蟹持杯手,小圃携锄学种瓜。

(0)

哭赵紫芝

呜呼赵紫芝,其命止于斯。

东晋时人物,晚唐家数诗。

瘦因吟思苦,穷为宦情痴。

忆在藏春圃,花边细话时。

(0)

赵端行杜子野游虎丘有诗仆因思旧与赵子野同宿唱和留题

出城十里许,有此一山门。

丘在虎无迹,池清剑有痕。

孤松冠岩顶,万竹绕云根。

借问东轩壁,旧题存不存。

(0)

春尽日

撚指过三月,又当春夏交。

花残蜂课蜜,林茂鸟安巢。

芳草生青霭,新篁展绿稍。

风骚将断绝,谁有续弦胶。

(0)

南康县刘隐居

秋风送纨扇,终日御瑶琴。

祇可自为乐,不求人赏音。

无心问轩冕,此地即山林。

堪笑红尘客,飘零雪满簪。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