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维鳏在下,元德早升闻。
钦受心传秘,奋庸帝载勤。
四门惟吁俊,八伯已歌云。
大鹿兴于野,五弦咏是薰。
阜财期畅遂,解愠化嚣纷。
初虑同时舞,中谣比律殷。
咸熙庶哉绩,用协焕乎文。
岂不怀景仰,瞠如空自勤。
溯维鳏在下,元德早升闻。
钦受心传秘,奋庸帝载勤。
四门惟吁俊,八伯已歌云。
大鹿兴于野,五弦咏是薰。
阜财期畅遂,解愠化嚣纷。
初虑同时舞,中谣比律殷。
咸熙庶哉绩,用协焕乎文。
岂不怀景仰,瞠如空自勤。
此诗为清代诗人弘历所作《赋得舜歌南风》。诗中以“舜歌南风”为题,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古代圣君舜帝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治国理念的深刻理解与认同。
首句“溯维鳏在下,元德早升闻”,开篇即以“鳏”字隐喻舜帝,通过“元德”二字,点明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暗示舜帝虽出身卑微,却因德行卓著而受到上天的青睐,得以成为帝王。
“钦受心传秘,奋庸帝载勤”,进一步描绘了舜帝接受天命,勤勉治国的情景。他不仅继承了先祖的智慧,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治国之道,展现了作为帝王的责任与担当。
“四门惟吁俊,八伯已歌云”,通过描述四方贤士的赞誉和八方百姓的歌颂,凸显了舜帝治下的和谐与繁荣。这不仅是对舜帝个人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治国理念深入人心的体现。
“大鹿兴于野,五弦咏是薰”,运用自然景象与音乐艺术的结合,象征着舜帝的仁政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万物,使国家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五弦之音,不仅代表了音乐之美,也寓意着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
“阜财期畅遂,解愠化嚣纷”,表达了舜帝致力于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决心,希望通过繁荣经济来解决民众的疾苦,消除社会的不安与混乱,体现了其深厚的民本思想。
“初虑同时舞,中谣比律殷”,描绘了舜帝治下的百姓在歌舞中表达对他的爱戴与感激,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这种和谐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精神层面,人们在共同的活动中找到了归属感和幸福感。
“咸熙庶哉绩,用协焕乎文”,总结了舜帝治下的成就,强调了其对社会文化发展的贡献。在舜帝的领导下,国家不仅物质富足,文化也得到了繁荣发展,展现出一种全面进步的景象。
最后,“岂不怀景仰,瞠如空自勤”,表达了诗人对舜帝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的怀念。尽管时代变迁,但舜帝的治国理念和道德风范仍然值得后人学习和效仿,诗人通过这首诗,寄托了对古代圣君的景仰之情,同时也反思了自身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努力与坚持。
综上所述,《赋得舜歌南风》不仅是一首对古代圣君的赞歌,更是对理想治国理念的探讨与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人文关怀。
紫府求贤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与城阙,异迹且殊伦。
间有幽栖者,居然厌俗尘。
林泉先得性,芝桂欲调神。
地道踰稽岭,天台接海滨。
音徽从此间,万古一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