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命随身搏,人生不自觉。
业厚即福来,业强福不著。
淳善皆安稳,蛊害总煞却。
身作身自当,将头来自斫。
运命随身搏,人生不自觉。
业厚即福来,业强福不著。
淳善皆安稳,蛊害总煞却。
身作身自当,将头来自斫。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诗并序(其七十四)》。诗中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探讨了命运、业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首句“运命随身搏”,点明了人生的命运并非由外在决定,而是与个人的行动息息相关。接着,“人生不自觉”强调了人们往往对自身行为的后果缺乏清醒的认识或意识。
“业厚即福来,业强福不著。”这两句揭示了因果律的深刻道理:积累深厚的善业会带来福报,而强大的恶业则可能使福报无法显现,暗示了道德行为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淳善皆安稳,蛊害总煞却。”进一步阐述了道德的重要性,善良的行为能带来内心的平静和安全感,而邪恶的行径则会招致灾祸。
最后,“身作身自当,将头来自斫。”总结了全文的核心思想,即个人的行为最终由自己承担后果,如同自己砍下自己的头颅一样,强调了自我负责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深刻地反映了佛教中的因果观念,以及道德行为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道德教诲意义。
高阁临湖迥且虚,玲珑石洞负阶除。
丹梯先陟百十级,历历白玉栏杆扶。
升堂香扆略憩息,其上更有三层庐。
却笑九年三到吾,三层跻乃一次无。
似此搆筑缘底事,自问不解况人乎。
今朝佳景可再孤,索须极顶登临诸。
造半已觉豁眼界,上方实令心神舒。
畅春东望神仙区,西山真是西竺如。
北屏万寿南明湖,就中最胜耕织图。
黍高稻下总沃若,是真喜色遑论馀。
亦有晓蟾西宇留,三五清光得未酬。
咄哉吾犹失达观,此阁与月曾殊不。
试看镜里广寒界,七宝团栾不藉脩。
檐前悬铎,毁以声鸣。堂中秉烛,消以膏明。
炫名者相轧,斗知者必争。
谋度于义者斯得,事因于民者可成。
民可近不可下,义正我仁安人。
趋吉无过知足,止谤莫如修身。
圣人存神索至,君子泰而不骄。
河以委蛇故远,山以陵迟故高。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祸为德根,忧为福堂。
书称朽索,易著苞桑。矜矜惴惴兮,吾遑敢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