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言》
《杂言》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檐前悬铎,毁以声鸣。堂中秉烛,消以膏明。

炫名者相轧,斗知者必争。

谋度于义者斯得,事因于民者可成。

民可近不可下,义正我仁安人。

趋吉无过知足,止谤莫如修身。

圣人存神索至,君子泰而不骄。

河以委蛇故远,山以陵迟故高。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祸为德根,忧为福堂。

书称朽索,易著苞桑。矜矜惴惴兮,吾遑敢康。

(0)
鉴赏

这首诗《杂言》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其内容深邃,寓意丰富。

首句“檐前悬铎,毁以声鸣”,以檐前悬挂的铎铃象征着道德与正义的声音,即使被破坏,其声音依然能响彻云霄。接着“堂中秉烛,消以膏明”则比喻在明亮的烛光下,黑暗得以消散,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光芒驱逐无知与愚昧。

“炫名者相轧,斗知者必争”揭示了社会上名利之争的残酷现实,而“谋度于义者斯得,事因于民者可成”则强调了遵循道义和依靠民众力量的重要性。

“民可近不可下,义正我仁安人”表达了对民众的尊重和爱护,以及通过正义和仁慈来维护社会稳定的理念。“趋吉无过知足,止谤莫如修身”教导人们追求幸福应以满足现状为度,避免诽谤的最佳方式是自我修养。

“圣人存神索至,君子泰而不骄”赞扬了圣人和君子的高尚品质,他们内心充实,处世泰然自若。“河以委蛇故远,山以陵迟故高”运用自然现象比喻,河流蜿蜒曲折因而显得遥远,高山逐渐增高才显得高大,暗示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持久性。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告诫人们不要忽视小的伤害,否则可能导致更大的祸患。“祸为德根,忧为福堂”指出祸害是道德的根源,忧虑则是幸福的源泉,体现了逆境中的成长与转变。

“书称朽索,易著苞桑”引用典故,强调文字记载的重要性,如同朽索之绳可以记录历史,易经中的苞桑则象征着智慧与教诲。“矜矜惴惴兮,吾遑敢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谨慎与不安,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道德、智慧、社会、人性等多个层面的主题,展现了弘历作为一位深思熟虑的君主对于治国理政、个人修养以及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孙秀才

帝城风日好,况复建平家。

玉枕双纹簟,金盘五色瓜。

山中无鲁酒,松下饭胡麻。

莫厌田家苦,归期远复赊。

(0)

闺人赠远五首·其三

形影一朝别,烟波千里分。

君看望君处,祗是起行云。

(0)

杂曲歌辞.太平乐

风俗今和厚,君王在穆清。

行看采华曲,尽是泰阶平。

(0)

和于兴宗登越王楼诗

谢朓题诗处,危楼压郡城。

雨馀江水碧,云断雪山明。

锦绣来仙境,风光入帝京。

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

(0)

春日宴乐游园赋韵得接字

帝里寒光尽,神皋春望浃。

梅郊落晚英,柳甸惊初叶。

流水抽奇弄,崩云洒芳牒。

清尊湛不空,暂喜平生接。

(0)

送山人二首·其二

山客狂来跨白驴,袖中遗却颍阳书。

人间亦有妻儿在,抛向嵩阳古观居。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