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踞层楼瞰十洲,江山如画半沉浮。
岛夷计日迟青雀,海客临风盟白鸥。
帆到虎头皆北向,水归鳌背尽东流。
鲁连去后无消息,莫惜频频上此楼。
高踞层楼瞰十洲,江山如画半沉浮。
岛夷计日迟青雀,海客临风盟白鸥。
帆到虎头皆北向,水归鳌背尽东流。
鲁连去后无消息,莫惜频频上此楼。
这首《望海楼》由明代诗人成鹫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景图。首句“高踞层楼瞰十洲”,以“瞰”字生动地展现了站在高楼之上俯瞰广阔海面的壮观景象,仿佛能遥望到遥远的十个岛屿,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着,“江山如画半沉浮”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眼前的江山比作一幅流动的画卷,既有静止之美,又有动态之感,形象地表现了海面上山川与波涛相互映衬的景象。而“岛夷计日迟青雀,海客临风盟白鸥”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感,岛上的居民期盼着青雀的到来,海上的旅人与白鸥结伴同行,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帆到虎头皆北向,水归鳌背尽东流”两句,通过描述船只的方向和水流的流向,展现了大海的辽阔与力量,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逝、方向选择的哲思。最后,“鲁连去后无消息,莫惜频频上此楼”以历史人物鲁仲连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同时也鼓励人们珍惜眼前,不断登高望远,寻求新的发现与理解。
整体而言,《望海楼》不仅是一首描绘海景的佳作,更蕴含了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
试此望摇落,秋襟成惘然。
客怀伤薄莫,节物感穷边。
断烧侵高垒,微阳入晚川。
年来旧山意,常与雁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