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越宝正四年砖歌为六舟上人作》
《吴越宝正四年砖歌为六舟上人作》全文
清 / 沈涛   形式: 古风

古砖一片光黝黑,云是婆留旧抟埴。

若非碧波亭畔遗,即应黄妃塔边得。

宝正纪年方四祀,不比乾宁岁丁巳。

岂有工名勒蜀师,依然国姓留钱氏。

亦称帝制亦改元,犹说开门节度使。

定论千秋属后人,鄱阳随笔庐陵史。

钱王本是英雄流,保障东南十四洲。

玉带锦衣荣故里,诏书册卷起三楼。

当年土木穷金碧,祗今荒陇埋瓴甓。

坏藓犹疑陌上花,落星难问山头石。

达公达公今贯休,独携瓶钵天涯游。

摩挲古物不忍释,宝此奚啻琅玕球。

土纳尚余残劫烬,瓦全终胜缺金瓯。

磨来作镜烦诗答,此砖今亦归诗衲。

为语方泉白石生,且休速礼金涂塔。

(0)
鉴赏

这首清代沈涛的《吴越宝正四年砖歌为六舟上人作》以古砖为引,描绘了一段历史故事。诗人首先赞叹砖片的黝黑光泽,推测其可能来自历史遗迹,如碧波亭或黄妃塔。砖上刻有宝正四年(应是某个朝代的纪年),与乾宁丁巳年份不同,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政权的更迭。砖文提及“工名”、“国姓钱氏”以及“开门节度使”,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

诗中提到的钱王,应指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建者钱镠,他以英雄之姿守护东南地区。钱王的荣耀体现在他的服饰和文献记载,但昔日的奢华如今只剩下荒冢中的残砖碎瓦。诗人感叹岁月变迁,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往,只有古砖被达公(可能是僧人)珍视,视为瑰宝。

诗人进一步强调,即使在破碎的古物中,仍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残砖的价值胜过完整的器皿。他邀请方泉白石生不必急于修建金塔,而将古砖视为诗歌创作的素材。整首诗通过古砖这一载体,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沈涛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夜宿沙河

几年尘土长安道,往昔青衫化缁素。

长安道号软红尘,冠盖辐集卫霍门。

热官飞车豪侠马,青丝紫鞍双关下。

先生尘土满征衣,借问适从何处归。

晓起看山西陵去,百里大堤烟柳路。

北风忽作捲沙飞,眯人双目不知处。

沙河荒城带落日,悬车束马入土室。

华云净洗流素月,千里驼铃动萧瑟。

群卧土锉无人语,独立长桥倚天北。

祗愁明朝霜冷山,石滑马足蹇缩人面栗。

(0)

与长沙袁俊良总戎过育王岭

日暮烟钟鸣,归路西风紧。

夕阳在寒山,马蹄踏人影。

(0)

自述

方期椎髻共林泉,鹤闭鸾拘痛九年。

刘氏酒逾千日醉,姮神光负百回圆。

今朝写翠欣开镜,往事愁红记拂弦。

从此幽栖差可慰,不须缄恨再笺天。

(0)

初夏

柳叶毵毵覆屋低,绿阴初满小轩西。

沿阶碧草茸茸长,坐树黄鹂恰恰啼。

须识人生皆有定,自来物理本难齐。

红闺久诵班姬赋,未敢拈毫著意题。

(0)

题曼殊画册·其一

卖酒炉边春已归,春归无奈酒人稀。

剩看一卷萧疏画,合化荒江烟雨飞。

(0)

鹧鸪天.王幼霞御史得其友人由江南拓寄江总残碑,因作秋窗忆远图,属题,为赋此阕

壁满花秾世已更。读碑犹记擘笺名。

屋梁月落怀人梦,易水霜寒变徵声。

家国恨,古今情。镜中白发可怜生。

君知六代悤悤否,今夕沙边有雁惊。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