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阴倒影照前溪,呜咽寒禽抱树啼。
贪看云山归去晚,一钩新月竹亭西。
秋阴倒影照前溪,呜咽寒禽抱树啼。
贪看云山归去晚,一钩新月竹亭西。
这首清代诗人王文骧的《秋夕》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静谧画面。首句“秋阴倒影照前溪”,通过“秋阴”和“倒影”展现了秋天阴沉的天色与清澈溪水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次句“呜咽寒禽抱树啼”,以“呜咽”形容鸟鸣声,形象地刻画了寒冷季节中禽鸟的哀鸣,似乎在诉说着秋日的孤寂。
第三句“贪看云山归去晚”,诗人借写自己被眼前的云山美景所吸引,流连忘返,直到天色渐晚,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眷恋。最后一句“一钩新月竹亭西”,点明了时间已至傍晚,一轮弯月挂在竹亭西边,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清冷和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