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松一似真松树,小手篇章徒尔为。
荒斋几度僧眠起,认得岩西最老枝。
画松一似真松树,小手篇章徒尔为。
荒斋几度僧眠起,认得岩西最老枝。
这首诗通过对比画家笔下的松树与真实的松树,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画松一似真松树”开篇,赞扬了画家技艺高超,能够将松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纸上。然而,“小手篇章徒尔为”一句转折,指出尽管画作逼真,却无法替代真实体验和情感的传递,暗示艺术作品虽能模仿自然之美,但终究难以完全捕捉到其精髓。
接下来,“荒斋几度僧眠起,认得岩西最老枝”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僧舍景象,夜晚僧人入眠,清晨醒来,透过窗户看到远处岩石间的老松枝,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含着对画家所绘松树的反思——即使是最仔细的观察和描绘,也无法完全再现自然界的复杂与生命力。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艺术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真实体验不可替代性的感慨。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
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
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
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
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
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
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
抚己忽自笑,沈吟为谁故。
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
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
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