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先生已数年,相思惟是诵嘉篇。
因来守郡空山里,又喜通名画戟前。
抵掌剧谈犹矍铄,堆胸豪气尚蜿延。
近闻买得鹅池住,且向人间作地仙。
不见先生已数年,相思惟是诵嘉篇。
因来守郡空山里,又喜通名画戟前。
抵掌剧谈犹矍铄,堆胸豪气尚蜿延。
近闻买得鹅池住,且向人间作地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文同所作,题为《赠李仲祥道士》。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不见先生已数年,相思惟是诵嘉篇。”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久别重逢的情感,以及通过吟咏高尚文章来寄托相思之情。这里的“嘉篇”指的是优美的文学作品,显示了李仲祥道士的文学造诣。
“因来守郡空山里,又喜通名画戟前。” 这两句描绘了李道士在空旷的山中修行,并且擅长书画艺术,甚至其画作都能与古代名家相提并论。诗人对此感到欣慰。
“抵掌剧谈犹矍铄,堆胸豪气尚蜿延。” 这两句则展示了李道士在交流思想和讨论学问时的激昂情怀和不凡气度。“抵掌”指的是热烈的谈话,“矍铄”形容言辞锋利,“堆胸”则是豪迈之气充塞胸臆,“蜿延”意味着这种气概犹如波涛般绵长不绝。
“近闻买得鹅池住,且向人间作地仙。” 最后两句传达了对李道士新居的祝福,以及希望他在凡尘中也能保持超然物外的地仙风采。鹅池为诗人新购之地,象征着一种清净自在的生活状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才华和境界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友人精神世界的向往。
博山沉燎绝馀香,兰烬金檠怨夜长。
为问青青河畔草,几回经雨复经霜。
出处各有在,何者为陆沈。
幸无迫贱事,聊可祛迷襟。
世路少夷坦,孟门未岖嵚。
多惭入火术,常惕履冰心。
一跌不自保,万全焉可寻。
行行念归路,眇眇惜光阴。
浮生如过隙,先达已吾箴。
敢忘丘山施,亦云年病侵。
力衰在所养,时谢良不任。
但忆旧栖息,愿言遂窥临。
云间日孤秀,山下面清深。
萝茑自为幄,风泉何必琴。
归此老吾老,还当日千金。
夫子傲常调,诏书下徵求。
知君欲谒帝,秣马趋西周。
逸足何骎骎,美声实风流。
学富赡清词,下笔不能休。
君家一何盛,赫奕难为俦。
伯父四五人,同时为诸侯。
忆昨始相值,值君客贝丘。
相看复乘兴,携手到冀州。
前日在南县,与君上北楼。
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
客舍梨花繁,深花隐鸣鸠。
南邻新酒熟,有女弹箜篌。
醉后或狂歌,酒醒满离忧。
主人不相识,此地难淹留。
吾庐终南下,堪与王孙游。
何当肯相寻,澧上一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