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一池吹皱。憔悴芳容顿瘦。
忽地起秋风,入骨凄寒真够。还又。还又。
弱质未堪消受。
春水一池吹皱。憔悴芳容顿瘦。
忽地起秋风,入骨凄寒真够。还又。还又。
弱质未堪消受。
这首《如梦令》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高燮所作,以春天池水和秋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女子因季节变换而情绪波动的画面。"春水一池吹皱",形象地写出春风吹过水面,泛起涟漪,象征着女子心中的情感波动。"憔悴芳容顿瘦",通过描绘女子容貌的变化,暗示了她内心的哀愁和失落。
"忽地起秋风,入骨凄寒真够",秋风的到来带来了寒冷,不仅气候转变,也喻示着女子心境的骤然低落,感受到深深的悲凉。最后两句"还又。还又。弱质未堪消受",表达了女子对这种强烈情绪变化的无力承受,以及对自己柔弱体质的自怜。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自然景象映射人物内心,情感细腻,展现了女性在生活变迁中的敏感与脆弱。
旭日朝沮场,欣兹风色竞。
钱鏄密如鳞,沙涂平似镜。
汲晒足灰泥,层层白相映。
易地聚成堆,再淋咸始盛。
方池藉以茅,小窦暗通阱。
莲实重且坚,浮浮力能胜。
祇恐山雨来,一篑功未竟。
殷勤守馀沥,坐待卤池定。
汀洲杜蘅歇,南浦西风生。
美人鼓兰楫,路指江南行。
南行向何许,东望吴松去。
吴松秋水多,绿遍芙蓉渚。
渚外九龙山,山边三泖湾。
人家临水住,日暮采菱还。
采菱歌易断,送子愁零乱。
愁来可奈何,思满江南岸。
江南不可思,动子情依依。
皇都春色早,迟子速来归。
涉浅上舆梁,凭高眺乡县。
灼灼桃李花,层层远皆见。
兵馀草根尽,此地芳菲遍。
气暄雉双雊,景淑莺百啭。
邑里齿故繁,弦歌俗丕变。
怀贤思如渴,敷政速于传。
孰是潘安仁,而犹宓子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