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洲杜蘅歇,南浦西风生。
美人鼓兰楫,路指江南行。
南行向何许,东望吴松去。
吴松秋水多,绿遍芙蓉渚。
渚外九龙山,山边三泖湾。
人家临水住,日暮采菱还。
采菱歌易断,送子愁零乱。
愁来可奈何,思满江南岸。
江南不可思,动子情依依。
皇都春色早,迟子速来归。
汀洲杜蘅歇,南浦西风生。
美人鼓兰楫,路指江南行。
南行向何许,东望吴松去。
吴松秋水多,绿遍芙蓉渚。
渚外九龙山,山边三泖湾。
人家临水住,日暮采菱还。
采菱歌易断,送子愁零乱。
愁来可奈何,思满江南岸。
江南不可思,动子情依依。
皇都春色早,迟子速来归。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送别的画面,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首句“汀洲杜蘅歇,南浦西风生”,以“汀洲”、“杜蘅”、“南浦”、“西风”等意象,营造出送别时的宁静与离愁氛围。杜蘅,一种香草,象征着离别时的哀愁与思念。南浦,古代常用来比喻送别之地,西风则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接着,“美人鼓兰楫,路指江南行”,诗人以“美人”代指即将远行的人,用“兰楫”形容船只,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也暗示了主人公的高洁与优雅。而“路指江南行”则直接点明了离别的方向,预示着一段新的旅程即将开始。
“南行向何许,东望吴松去”,进一步描绘了行人的行程,从“南行”到“东望吴松”,既表现了地理方位的变化,也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
“吴松秋水多,绿遍芙蓉渚”,通过“吴松”、“秋水”、“绿遍芙蓉渚”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也寓意着离别后的广阔天地与无限可能。
“渚外九龙山,山边三泖湾”,继续扩展画面,九龙山与三泖湾的描绘,不仅丰富了地理环境的层次感,也为送别场景增添了更多的诗意与想象空间。
“人家临水住,日暮采菱还”,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日常景象,人们在水边生活,日暮时分,采菱回家,生活虽平凡却充满和谐与安宁,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温馨与真实感。
“采菱歌易断,送子愁零乱”,通过“采菱歌”这一细节,巧妙地将自然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表达了送别时的愁绪与不舍,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后相思之情的绵长。
“愁来可奈何,思满江南岸”,直抒胸臆,表达了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深深的思念之情,江南的山水仿佛承载了无尽的相思与回忆。
最后,“江南不可思,动子情依依。皇都春色早,迟子速来归”,诗人以“皇都春色早”作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期盼与呼唤,希望友人能尽快归来,共享京城的春色,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而又不失温暖与希望的送别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架岭承金阙,飞桥对石梁。
竹密山斋冷,荷开水殿香。
山花临舞席,冰影照歌床。
元良属上德,率土被中孚。
汉幄朝无怠,周门夕复趋。
桓经既受业,贺拜且尊儒。
壮志谐风雅,高文会斗枢。
铿锵叶舞蹈,炤烂等琨瑜。
沟水惭雄伯,漳川仰大巫。
鲍鱼宁入俎,钓鳖匪充厨。
叔誉恒词屈,防年岂滥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