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灵兑景,承配秋坛。云高火落,露白蝉寒。
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兽霜耀,祥禽雪映。
司藏肃杀,万宝咸宜。厥田上上,收功在斯。
肃灵兑景,承配秋坛。云高火落,露白蝉寒。
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兽霜耀,祥禽雪映。
司藏肃杀,万宝咸宜。厥田上上,收功在斯。
这首诗是《周祀五帝歌十二首》中的第九首,名为《白帝云门舞》,作者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庾信。全诗描绘了一场祭祀白帝的盛大仪式,充满了神圣庄严的气氛。
“肃灵兑景”一句,以“肃灵”二字开篇,既塑造出一种敬畏而又神秘的氛围,也为整个诗歌设定了庄重的基调。"兑景"则是说祭祀之事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显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承配秋坛”一句,“承配”意味着继承古代的礼制,而“秋坛”则指秋季举行的祭祀活动,透露出季节感和时间感。
下面的“云高火落,露白蝉寒”四个字生动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云高火落"可能暗示着太阳逐渐西沉,日光变得柔和,"露白蝉寒"则形容了清晨露水的晶莹剔透以及蝉虫初冬时的凄凉,这些都是对自然界细腻入微的观察。
“帝律登年,金精行令”一句,“帝律”可能指天帝所制定的法则或秩序,而“登年”则表示祭祀活动是按年进行的;“金精”则象征着纯净和高贵,"行令"暗示了祭祀中严格执行的礼仪。
接下来的“瑞兽霜耀,祥禽雪映”一句,“瑞兽”、“祥禽”都是吉祥之物的象征,它们在霜雪之中表现出光彩夺目的景象,显示了祭祀成功、得到了神灵保佑的喜悦心情。
“司藏肃杀,万宝咸宜”一句,“司藏”、“肃杀”都与祭祀中的职司和严肃的态度有关,而“万宝咸宜”则表达了一切珍宝皆适宜于此时此刻,用以祭祀。
最后,“厥田上上,收功在斯”一句,以“厥田”指代祭地或祭坛,“上上”形容其高大或尊贵之态,而“收功在斯”则意味着通过这次祭祀活动,所求皆得,功德圆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祭祀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神灵的崇敬心情,以及他们对于宇宙秩序与人类生活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
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
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敛。
若悬瀑布飞潺湲,樵人向晚归山巅。
幻出楼台景一簇,松钗堕落鸿金屋。
苔封石径绿茸茸,深藏古寺无声钟。
花落啼鸟四时好,绿阳系马迷芳草。
溪上桃花三月春,渔翁垂钓理丝纶。
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
秋声飒飒芦苇寒,惊飞白鹭起前滩。
野梅冬杪香飘路,忽惊四面仝云布。
展开一轴指顾间,始知妙画归毫端。
谁云不复见摩诘,陈君自得如神笔。
石台一去不复来,陈君继芳诚奇哉。
形容聊述歌一首,行看声亚诸人右。
《赠画山水陈兄》【宋·曾有光】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敛。若悬瀑布飞潺湲,樵人向晚归山巅。幻出楼台景一簇,松钗堕落鸿金屋。苔封石径绿茸茸,深藏古寺无声钟。花落啼鸟四时好,绿阳系马迷芳草。溪上桃花三月春,渔翁垂钓理丝纶。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秋声飒飒芦苇寒,惊飞白鹭起前滩。野梅冬杪香飘路,忽惊四面仝云布。展开一轴指顾间,始知妙画归毫端。谁云不复见摩诘,陈君自得如神笔。石台一去不复来,陈君继芳诚奇哉。形容聊述歌一首,行看声亚诸人右。
https://shici.929r.com/shici/ktl8ll.html
又老杨花,浮萍点点,一溪春色。闲寻旧迹。
认溪头、浣纱碛。
柔条折尽成轻别,向空外、瑶簪一掷。
算无情更苦,莺巢暗叶,啼破幽寂。凝立。阑干侧。
记露饮东园,联镳西陌。容销鬓减,相逢应自难识。
东风吹得愁似海,谩点染,空阶自碧。
独归晚,解说心中事,月下短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