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鱼寂无响,凉秋在高树。
濛濛烟未收,稍稍月初吐。
林峦互明晦,阶除已流素。
既惬平生欢,复兹清景遇。
幽赏殊未已,芒履沾微露。
谁为后来者,还当识此趣。
钟鱼寂无响,凉秋在高树。
濛濛烟未收,稍稍月初吐。
林峦互明晦,阶除已流素。
既惬平生欢,复兹清景遇。
幽赏殊未已,芒履沾微露。
谁为后来者,还当识此趣。
这首清代诗人李秉礼的《同子乔栖霞寺待月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秋夜景象。首句“钟鱼寂无响”以钟声和鱼声的寂静,渲染出夜晚的宁静,暗示寺庙的清修氛围。"凉秋在高树"进一步点明季节,凉意透过高树传递,营造出一种秋意浓厚的感觉。
接下来,“濛濛烟未收,稍稍月初吐”描绘了云雾缭绕中月亮初升的景象,朦胧而富有诗意。"林峦互明晦,阶除已流素"则通过光影的变化,展现出山峦的明暗交错和台阶的洁白,增添了空间的立体感。
诗人在此情境中感到平生之乐,同时欣赏着这清幽的景色,"既惬平生欢,复兹清景遇"表达了内心的满足与喜悦。然而,他并未停留于此,"幽赏殊未已,芒履沾微露"暗示着诗人还在继续深入欣赏,鞋子上沾染了微微露水,足见其兴致盎然。
最后,诗人以疑问的方式表达期待:“谁为后来者,还当识此趣”,希望后人能理解并欣赏到这份独特的月下之趣。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圣人坐明堂,洪覆等穹盖。
岁颁两玉节,前后歌出塞。
公才有廊庙,安用试专对。
要烦第一人,镇抚大荒外。
嫩寒欺别酒,微月见征旆。
遥知燕山雪,飘洒汉冠佩。
玉色照穹庐,骄子亦心醉。
要领一笑得,归来安鼎鼐。
是时春正佳,湖上花如海。
清游不可迟,日日舣船待。
官路驱驰易折肱,官曹随处是愁城。
随风片叶乡心动,过雨千峰病眼明。
一脔何须尝世味,寸田久已废吾耕。
羡君早作归欤计,屈指从今几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