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俭风流相,岐公博赡资。
敷文成国典,亮采作官师。
剑佩空黄閤,音容想赤墀。
元臣葬礼盛,箫吹朔风悲。
王俭风流相,岐公博赡资。
敷文成国典,亮采作官师。
剑佩空黄閤,音容想赤墀。
元臣葬礼盛,箫吹朔风悲。
这首诗是宋代范祖禹为王岐公所写的挽词第三首,表达了对王俭风度翩翩、学识渊博的赞美,以及对其在国家典籍编纂和教育方面的贡献的认可。"敷文成国典"一句,称赞王岐公的文字才华对国家法规典章的编撰起到了关键作用。"亮采作官师"则肯定了他在官员教育上的影响力,如同明灯照耀。
诗中提到的"剑佩空黄閤",可能暗指王岐公曾担任过高级官职,但如今人已逝,只有他的器物仍留在官署之中,显得空寂。"音容想赤墀"表达了对王岐公音容笑貌的怀念,仿佛还能在朝廷中看到他。最后两句"元臣葬礼盛,箫吹朔风悲"描绘了王岐公葬礼的盛大场面,以及送行者在寒风中吹箫表达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缅怀故人的挽诗,通过对王岐公生前功绩和人格魅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敬仰与哀悼之情。
一入招提境,浑忘尘世踪。
昙花飞扑马,法雨洒降龙。
台殿丹青古,林峦紫翠重。
香朝常供佛,齐午不鸣钟。
梅蕊晴薰雪,葭灰暖逼冬。
追陪人杂遝,语笑气从容。
鹿女衔花献,山僧煮茗供。
静中闻一鸟,幽处见双松。
览胜贪如画,谈玄悟彼宗。
题诗纪良会,红日转西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