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中倍觉我神清,烦恼如今叶似轻。
青士庭前销昼暑,苍官枕上送秋声。
懒中倍觉我神清,烦恼如今叶似轻。
青士庭前销昼暑,苍官枕上送秋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在闲适中感受到精神的异常清明,烦恼似乎也随之变得轻盈。庭前的青石上午后的阳光被消解,枕边传来了秋天的虫鸣声。
第一句“懒中倍觉我神清”,表现了诗人在懒散的状态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清明,这种感觉是加倍的,是一种超乎平常的宁静和澄明。
第二句“烦恼如今叶似轻”,说明诗人的烦恼和忧愁,如同秋天的落叶一般,变得轻盈,可以被轻易抛弃。这不仅描绘了心境的转变,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心态。
第三句“青士庭前销昼暑”,形象地描写了午后的阳光在青石上散发,带走了夏日的炎热。这里的“青士”指的是庭院中的青石,它不仅是诗人休憩之处,也是感受自然变化的地方。
最后一句“苍官枕上送秋声”,则是在夜晚,诗人的枕边传来了秋天特有的虫鸣声。这里的“苍官”可能指的是草丛或野地,这些地方在秋夜中充满了生命的呜咽之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宁静,以及他对于时间流转、季节更迭的深刻感受。
六月苦多雨,肩舆走江村。
过市居人集,陟险兵子喧。
日昳休野寺,汛扫开北轩。
雾气如苍虬,夭矫出洞门。
溪清见白石,纠结菖蒲根。
游鱼去甚健,投饵弃不吞。
嗟予独何为,贪禄忘故园。
驰驱不自恤,面有风沙痕。
俯仰二十年,竟孤明主恩。
寄谢众君子,努力苏元元。
山栖天与癖,酒复甚所爱。
虽云惭黄绮,亦慕嵇阮辈。
失脚落人间,二事略皆废。
晚归卧云壑,谓此在券内。
如何疾屡作,大与初意背。
好山虽在眼,动步辄有碍。
酒戒复坚持,如堤忧蚁溃。
何以遣馀年,闭户淡煮菜。
我幼事父师,熟闻忠厚言。
治身接物间,要使如春温。
鞭朴不可弛,此语实少恩。
但能交相爱,馀亦何足论。
家贫赖奴婢,炊汲与应门。
馀力具茗药,夕饭或至昏。
有过尚当贳,况可使烦冤。
出仕推此心,所乐在平反。
宁坐软弱废,促驾归丘园。
吾老死无日,作诗遗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