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郭萧条晚,秋堂窈窕深。
轻寒笼暮霭,横吹度疏砧。
丛竹深藏翠,孤云带晚阴。
淹留有幽趣,不碍短长吟。
山郭萧条晚,秋堂窈窕深。
轻寒笼暮霭,横吹度疏砧。
丛竹深藏翠,孤云带晚阴。
淹留有幽趣,不碍短长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中幽静的景象。开篇“山郭萧条晚,秋堂窈窕深”两句,通过对山郭和秋堂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情调。"萧条"形容山野草木在秋风中的声响,给人以清冷之感;"窈窕"则是用来描写深邃幽静的空间,如同将读者带入一个隐秘而不为人知的世界。
接着,“轻寒笼暮霭,横吹度疏砧”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轻寒"指的是初冬的微冷,"暮霭"则是晚霞与薄雾交织的景象;"横吹"和"度疏砧"共同描绘出山中树木在风中的摇曳姿态,"疏砧"更添了一份空旷之感。
下片“丛竹深藏翠,孤云带晚阴”继续以自然景物烘托诗人心境。"丛竹"可能是指竹林,而"深藏翠"则强调了竹子在绿意中显得更加浓郁;"孤云带晚阴"则是一幅孤独的云朵伴随着傍晚时分渐渐转淡的情景。
最后,“淹留有幽趣,不碍短长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喜爱和沉醉。"淹留"指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流连忘返,"幽趣"则是那种难以言传的美好感觉;"不碍短长吟"意味着即使是在这样寂静的场所,也不会影响诗人的吟咏之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深秋山中独特幽美景致的喜爱,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找到心灵的宁静与诗意的流露。
东海馀风大,陶唐遗思深。
何如观遍舞,奏鼓间摐金。
清管调丝竹,朱弦韵雅琴。
八行陈树羽,六德审知音。
至道兼韶濩,充庭总韎任。
高天度流火,落日广城阴。
百神谐景福,万国仰君临。
大乐非钟鼓,且用戒民心。
天衢号九经,冠盖恒纵横。
忽逢怀刺客,相寻欲逐名。
我住河阳浦,开门望帝城。
金台远犹出,玉观夜恒明。
筵羞太官膳,酒酿步兵营。
悬床接高十,隔帐授诸生。
流水琴前韵,飞尘歌后轻。
大子难为弟,中子难为兄。
小子轻财利,实见陶朱情。
龙轩照人转,骥马嘘天明。入门俱有说,至道胜金ぷ。
出门会亲友,天官奏德星。
大妇训端木,中妇训刘灵。
小妇南山下,击缶和秦筝。
群宾莫有戏,灯来告绝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