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高台》
《临高台》全文
南北朝 / 陈叔宝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晚景登高台,回望春光来。

雾浓山后暗,日落云傍开。

烟里看鸿小,风来望叶回。

临窗已响吹,极眺且倾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在高台上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换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晚景登高台”,点明时间与地点,诗人选择在傍晚时分登上高台,为接下来的景色描写和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接着,“回望春光来”一句,既是对眼前景象的描述,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美好回忆的怀念。

“雾浓山后暗,日落云傍开”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雾气的浓厚与山后的暗淡形成鲜明对比,而夕阳西下,云彩却在旁边绽放出光芒,展现出自然界的奇妙变化。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万物更迭的感慨。

“烟里看鸿小,风来望叶回”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在烟雾缭绕中,大雁显得格外渺小,仿佛是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当风吹过,树叶随之摇曳,似乎在回应着诗人的心声。这两句通过细节的捕捉,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最后,“临窗已响吹,极眺且倾杯”两句,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窗外的风吹动,不仅是自然界的声响,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而“极眺且倾杯”,既是对外界美景的尽情欣赏,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体现——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不忘举杯畅饮,以酒助兴,释放内心的喜悦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傍晚时分高台所见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表达,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叔宝

陈叔宝
朝代:南北朝   字:元秀   生辰:553—604年

陈后主陈叔宝(553年12月或554年1月-604年),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582年—589年在位。陈叔宝在位之前,陈宣帝的次子、陈叔宝的弟弟陈叔陵一直有篡位之心,谋划刺杀陈叔宝。后叔陵被杀,叔宝即皇帝位。陈叔宝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
猜你喜欢

满江红.寿郡幕

过了烧灯,杨柳外、无边春色。

庆初度、香浮东阁,瑞呈南极。

翰墨场中推老手,曾魁多士催勍敌。

到而今、官簿在天台,神仙籍。和月倚,南坡石。

滴露点,床头易。看白头红颊,目光摇碧。

富贵康强仍有子,人生似此应难得。

更摩挲、铜狄说当年,真消息。

(0)

清华园

水光摇入碧窗寒,两岸斜阳照乱山。

才一吟诗便多事,只消静对绿阴闲。

(0)

春日田园杂兴

倦游归隐白云乡,芳草庭闲昼日长。

晋氏衣冠门外柳,豳人风俗屋边桑。

青林伐鼓村村社,绿水平畴处处秧。

未分东风欺老眼,一编牛背卧斜阳。

(0)

大圣乐令/玉团儿.赠小妓

豆蔻梢头春正早。敛修眉、未经重扫。

湖山清远,几年牢落,风韵初好。慢绾垂螺最娇小。

是谁家、舞腰袅袅。而今莫谓,春归等闲,分付芳草。

(0)

和耿时举梅雪二首·其一

百花看尽不如梅,故作凌寒殿后开。

照水怜生匀粉处,隔帘抵死透香来。

未令寄陇音尘断,能觅巡檐句法回。

羞杀漫山桃李树,枉教春力费镌裁。

(0)

二十四夜梦到何许植物多瑞香觉而赋此

春风吹我游仙梦,梦到庐山顶上来。

不记花多与花少,恍然如步紫云回。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