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烧灯,杨柳外、无边春色。
庆初度、香浮东阁,瑞呈南极。
翰墨场中推老手,曾魁多士催勍敌。
到而今、官簿在天台,神仙籍。和月倚,南坡石。
滴露点,床头易。看白头红颊,目光摇碧。
富贵康强仍有子,人生似此应难得。
更摩挲、铜狄说当年,真消息。
过了烧灯,杨柳外、无边春色。
庆初度、香浮东阁,瑞呈南极。
翰墨场中推老手,曾魁多士催勍敌。
到而今、官簿在天台,神仙籍。和月倚,南坡石。
滴露点,床头易。看白头红颊,目光摇碧。
富贵康强仍有子,人生似此应难得。
更摩挲、铜狄说当年,真消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人事变迁的描述,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时光与世事的深刻感悟。
“过了烧灯,杨柳外、无边春色。”这里诗人先是通过“烧灯”这一时节性词语,点出了时间已经进入了春天。随后,“杨柳外、无边春色”则描绘了一幅无垠的春光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之中。
“庆初度、香浮东阁,瑞呈南极。”诗人接下来通过对节气的提及(“庆初度”)和香气漂浮于高阁,以及吉祥瑞气呈现在天地之间的描写,更进一步强化了春日之美好与生机。
“翰墨场中推老手,曾魁多士催勍敌。”这两句则是诗人自述其文学才华和对往事的回忆。翰墨场指的是文人聚集的地方,“推老手”说明诗人在文坛上已有成就,而“曾魁多士催勍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时刻的追思。
“到而今、官簿在天台,神仙籍。”这里诗人的笔触转向现实,官职的记录存放在高阁之上,而“神仙籍”则是一种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或比喻。
“和月倚,南坡石。滴露点,床头易。”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夜晚与自然相处的情景(“和月倚”)以及早晨床头滴水之声,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生活感受。
“看白头红颊,目光摇碧。”此处诗人又转向内心世界,通过对老年与青春色彩共存的观察,以及眼神中流露出的恬淡情态,表达了对于生命历程和精神境界的独特感受。
“富贵康强仍有子,人生似此应难得。”诗人的思想进一步深化,他对人生中的幸福、健康、力量以及后代的拥有表示赞美,并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珍贵且不易获得。
最后,“更摩挲、铜狄说当年,真消息。”诗人通过历史地名“铜狄”与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表达了对于过去时光的眷恋之情,并强调这段记忆是真实而宝贵的。
总体来说,这首古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生命、岁月与世事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