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净土院》
《净土院》全文
宋 / 杨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此意分明有底深,蒲团斜倚满铺阴。

岂容俗子閒抬眼,只许清风得入林。

我对此君无一事,自言幽处直千金。

古人今已成陈迹,犹向当年击处寻。

(0)
注释
此意:深意。
分明:明显。
蒲团:垫子或坐具。
阴:阴凉。
俗子:普通人。
閒抬眼:随意观看。
清风:清凉的风。
入林:进入树林。
对此君:对这位朋友。
无一事:没有其他要求。
幽处:隐秘的地方。
直千金:价值极高。
古人:古代的人。
陈迹:过去的事迹。
犹:仍然。
当年:过去。
击处:击打或触动的地方。
翻译
这深意分明蕴含其中,我斜靠在蒲团上,感受到满心阴凉。
怎能容许凡夫俗子随意观看,只有清风能自由进入这片林地。
我对这位朋友并无他求,它自己说,在这隐秘之处价值千金。
古人的事迹如今已成过往,但我仍然在这曾经的击打之处寻找它的踪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此意分明有底深,蒲团斜倚满铺阴"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清晰理解和对佛法修持的深刻体悟,其中“蒲团”是佛教坐禅时所用的垫子,象征着静坐冥想的状态。

"岂容俗子閒抬眼,只许清风得入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外界俗人视线的排斥,只允许那份清净无为的自然之风进入这片静谧的林中。这里体现出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拒绝,以及追求心灵纯净的决心。

"我对此君无一事,自言幽处直千金"显示了诗人与某位尊敬者的关系,他虽没有具体所求,但却将自己的隐居生活比喻为价值连城。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超然,以及他对精神生活的珍视。

最后两句"古人今已成陈迹,犹向当年击处寻"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往昔时代智者遗迹的怀念之情,即便他们如今只剩下历史的痕迹,但诗人依然在追寻那些曾经辉煌的精神足迹。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超脱、喧嚣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于心灵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他对于外部干扰的排斥态度。

作者介绍

杨简
朝代:宋

(1141—1226)明州慈溪人,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杨庭显子。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富阳主簿。师事陆九渊,发展心学,主张“毋意”、“无念”,“无思无虑是谓道心”等。尝知乐平县,兴学校,教生徒,邑内夜无盗警,路不拾遗。光宗绍熙五年,召为国子博士。宁宗嘉定初出知温州,首倡废除妓籍,以廉俭为民所爱戴。官终宝谟阁学士。卒谥文元。有《慈湖诗传》、《杨氏易传》、《先圣大训》、《五诰解》及《慈湖遗书》等。
猜你喜欢

送澄古潭由豫章归鉴湖

数椽书屋守蛛丝,一出三年梦见稀。

寄语家僮日开户,莫妨燕子认巢归。

(0)

宿康口渔家

阴云议雪风飕飕,黄沙翳暝征人愁。

渔家假宿休疲骨,败芦纫壁茅盖头。

行营鼓角声动地,钓翁不惯皆掩耳。

刺船火急入葭苇,问讯鸥鹭莫惊起。

(0)

汉离宫四时词

东风飘花谁共惜,暑雨馥莲不忺摘。

雕栏倚露月千里,铜铺锁寒雪一尺。

终年汉漏滴四时,屈指三百六十日。

远山蹙断懒涂抹,怕开妆镜鸾舞只。

怨泪阑干落离宫,纤玉弹珠香风湿。

梦回想像巫山云,檐鹊似传天上音。

便教粉黛近君侧,未卜胶漆投君心。

岂不闻东宫婕妤作歌悲团扇,又不闻长门阿娇买赋捐黄金。

(0)

去妇辞

入得良人门,自誓终此身。

扫室拥箕帚,进盥躬盘巾。

采桑趋陇首,荐蘋洁涧滨。

十年尽妇道,惟恐堂前嗔。

上和下睦本无事,一二小姑恣萋斐。

浸润既深贝锦成,不弃不出谮不已。

良人缱绻涕涟洏,父母之命安敢违。

举头天边指缺月,暂缺须有团圆时。

君不闻章台长条依旧垂,乐昌半镜还复归。

(0)

题及之后山新筑茅舍

潇洒人间世,柴门夹两槐。

诗僧恰方去,俗客不曾来。

翠合苔初长,红娇杏半开。

南边许多地,腊月竹须栽。

(0)

溪上

一番雨过骤晴时,溪上春光色色奇。

日暖花繁蝴蝶困,水清鱼过鹭鸶随。

村翁开卷添黏纸,瓦钵研朱自教儿。

织妇倚机方叹息,输官尚欠二斤丝。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