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
阴森古树气,粗淡老僧情。
壁画连山润,仙钟扣月清。
何须结西社,大道本无生。
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
阴森古树气,粗淡老僧情。
壁画连山润,仙钟扣月清。
何须结西社,大道本无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香刹通真观,楼台倚郡城"一句,通过对佛寺位置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高洁脱俗的氛围,"香刹"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用于礼佛的香炉,这里则是用来形容真观的气息,表明这是一处清净之地,而"楼台倚郡城"则显示了其位置之佳。紧接着的"阴森古树气,粗淡老僧情"进一步渲染出一种静谧、古朴的氛围,通过对古树和老僧的情感描写,表现出诗人对于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
"壁画连山润,仙钟扣月清"一句,则是对寺中壁画和钟声的描绘。壁画如同自然山水一般流畅,而仙钟之声清脆,与夜晚的明月相呼应,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两句"何须结西社,大道本无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和功名利禄的超越。"结西社"可能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和聚会,但在这首诗中,却被用来反衬出诗人的超然立场。而"大道本无生"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宇宙本原的深刻洞察,表达了一种达观和豁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寺院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老僧情感的揣摩,展现出一种清净、超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知君弃官后,江上寻名山。
心既惯世内,迹欲还人间。
昭亭忽来过,览古兴长叹。
野寺拂尘壁,丹阳已斓斑。
殿角虚宝铎,微风声珊珊。
遗像与笔迹,始得观裴颜。
浅井何泠泠,前溪何潺潺。
幽幽随猿鸟,浑浑忘区寰。
裂裳不为愧,饵芝不为难。
坐对寒雨中,松上孤鹤还。
盗发广陵冢,及扉开石枢。
中环走彻道,高阔可通车。
五尺铜铸人,执兵冠服朱。
壁石刻位号,列侍幽宫隅。
殿将将军属,侍郎常侍俱。
启棺见其尸,鬓斑颜未渝。
白璧十双藉,云母一尺铺。
黄金塞耳鼻,千岁不腐枯。
生为贵与富,死与人未殊。
后世逢暴祸,虽久将焉如。
尧舜及周孔,岂不固形躯。
冰胶楚舸岁将穷,广陵别乘怜老翁。
殷勤来邀强一往,虚堂肴酒罗甘丰。
我病胃寒不下咽,匕箸谩举叨席中。
主人欲客心意欢,出以飞帛腾龙鸾。
刑政二字布楷法,古今书帖未足观。
坐间杜子好弄笔,诋讥前辈无全完。
一见宝踪天下妙,稽首赞仰舌吻乾。
如此别识已太险,我不颂咏还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