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公懿得颍人惠糟鲌分饷并遗杨叔恬》
《杨公懿得颍人惠糟鲌分饷并遗杨叔恬》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头尾接清淮,淮鱼日登网。

吴莼芼羹美,楚糟增味爽。

云谁得嘉贶,曾靡独为享。

乃知不忘义,分遗及吾党。

(0)
翻译
源头连着清澈的淮河,淮河里的鱼儿每天都被捕捞入网。
吴地的莼菜做成的羹汤鲜美无比,楚地的米酒增添了风味的清爽。
是谁得到了这份美好的馈赠,却未曾独自享用。
这才明白,他始终记挂着道义,将这份恩惠分享给了我们这群人。
注释
头尾:头尾。
接:连接。
清淮:清澈的淮河。
淮鱼:淮河里的鱼。
日:每天。
登:捕捞。
吴莼:吴地的莼菜。
芼羹:做成羹汤。
美:鲜美。
楚糟:楚地的米酒。
增味爽:增添了风味的清爽。
云谁:是谁。
得:得到。
嘉贶:美好的馈赠。
曾靡:未曾。
独为享:独自享用。
乃知:这才明白。
不忘义:记挂着道义。
分遗:分享。
吾党:我们这群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题为《杨公懿得颍人惠糟鲌分饷并遗杨叔恬》。诗中描述了淮河鲜鱼被捕获,吴地的莼菜和楚地的美酒增添了菜肴的风味。诗人感慨,这些美味并非独享,而是有人慷慨赠予,不仅分给了杨公懿,也包括了诗人自己在内。这表达了对他人仁义之举的赞赏,以及对共同分享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温馨,体现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金缕曲.落花

无计春光老。怅回廊、蝶魂刚醒,莺愁未了。

闷把银钩垂不上,偏是沾衣风小。

任铺遍、一阶慵扫。

每借栏杆低护住,几多时、却又依芳草。

休独立,空庭悄。梦回怎奈纱窗晓。

转妨它、蛛丝半罥,蜂须乍搅。

两架秋千人已去,落向墙头更好。

莫须怨、玉箫声渺。

□□□□□□□,月明时、特地添烦恼。

谁又管,绿阴早。

(0)

百字令·其七六月十五日京闱题壁

几何日月,记秋风江上,分明此地。

矮屋依然乡树远,真个人生如寄。

旧境何常,虚名未必,莫再牵人意。

槐清锁院,一时风景重记。

可叹百尺高技,风尘困折,变作柔条细。

多买胭脂学涂抹,也要妆成妩媚。

千古文章,百年事业,愧煞雕虫技。

低头为此,消磨多少豪气。

(0)

满江红·其八风雨泊舟江心,四和前韵

对此茫茫,何处问、垆边酒价。

那更禁、风吹浪打,水流花谢。

点点寒从双鬓入,丝丝愁共千行洒。

只此中、眼泪满春江,无穷者。笑补石,虚空罅。

叹填海,蓬瀛下。想隔江烟树,依稀村社。

带瞑连阴天似墨,湿云粘梦云如马。

总江南、江北影模糊,孤灯也。

(0)

秋夜不寐

鼍更几转夜漫漫,欲睡难眠倚画栏。

月色凄清风色冷,砧声断续雁声寒。

霜凝重瓦连天白,叶落空庭满地丹。

我怕深秋秋怕我,拈毫相对早心酸。

(0)

咏柳絮

可怜荡漾满长空,欲把愁心问碧穹。

凝雪妆成肌洁白,飞霜巧夺玉玲珑。

轻盈曲径风回里,点缀疏窗月照中。

一样灵根何堕落?深惭翠柏与苍松。

(0)

有感二首·其一

呜咽虫声四壁鸣,孤吟搔首到三更。

何缘觅得尚方剑,好替人间斩不平。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