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东坡堡游月潭寺题胜景二字于石崖因次王仲明都宪韵堡在兴隆卫道中》
《过东坡堡游月潭寺题胜景二字于石崖因次王仲明都宪韵堡在兴隆卫道中》全文
明 / 王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停骖独上月潭游,千仞冈头振弊裘。

翠色忽从怀抱起,谷音常应水声流。

云岩瑰磊归仙境,石髓清甘泻玉瓯。

爱此不知行路远,豪吟消尽古今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游览月潭寺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首句“停骖独上月潭游”,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独自一人驾车前往月潭寺的情景,一个“独”字,既体现了旅途的孤独,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向往。

接着,“千仞冈头振弊裘”,描绘了诗人站在高耸的山冈上,穿着破旧的外衣,面对着壮丽的山川景象,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这里的“弊裘”不仅指衣物的破旧,更象征着诗人对物质的淡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翠色忽从怀抱起,谷音常应水声流。”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潭寺周围翠绿的山色和山谷中潺潺的流水声,仿佛这些自然景观直接触动了诗人的内心,引发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云岩瑰磊归仙境,石髓清甘泻玉瓯。”诗人将眼前的云岩、石髓等自然景观比作仙境中的奇珍异宝,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石髓清甘泻玉瓯”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清澈甘甜的泉水比作倒入玉制的杯子中,进一步强调了泉水的纯净与珍贵。

最后,“爱此不知行路远,豪吟消尽古今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月潭寺美景的深深喜爱,以至于忘记了路程的遥远,沉浸在自然美景之中,豪情满怀地吟唱,消除了古今的忧愁。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境,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潭寺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自然美景中获得的精神慰藉和心灵净化的过程。

作者介绍

王缜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猜你喜欢

十一月五日同子鱼风雨舟往治平寺访履约履吉

伍胥城东月映楼,越王桥下雨随舟。

石湖喷薄鱼龙气,水国沾濡鸟雀秋。

竹径松房人隐隐,酒杯香篆夜悠悠。

平生白首相知侣,对宿空山兴转幽。

(0)

赠玉枕山人

石洞霞生玉枕阴,下窥南极海波深。

仙人筑室虚无里,俗子传声何处寻。

终岁著书藏古穴,有时清啸落空林。

知君自爱逍遥乐,莫话人间出处心。

(0)

减字木兰花.春画二首·其一

绿阴亭沼。天南二月春归早。起觅残红。

万点随风西复东。檐牙乳雀。啄破苔花新试角。

柳外黄鹂。欲弄新声不住飞。

(0)

衡台对雪有怀

衡山吹雪散瑶华,且喜湖南岁事嘉。

云暗高峰回旅雁,水寒平野噪饥鸦。

殊方腊尽仍为客,好景情多倍忆家。

江左故人金帐底,听歌谁肯念天涯。

(0)

方广寺·其一

寒溪十里带残晖,古木阴阴一径微。

僧饭汲泉和雪煮,客堂明烛见云飞。

田开白石分千叠,山拥青屏匝四围。

行尽衡峰多佛宇,无如此地好归依。

(0)

看山词

生在江南地,始游湖南山。

江南看山山在地,湖南山在青天间。

高者大岳衡山灵,散为诸山无尽青。

天门玉帝窥彷佛,旌节导引龙鸾形。

飞泉喷薄石齿齿,洞房窈窕云冥冥。

忽然浩荡开巨壑,万顷波涛摇洞庭。

邈哉鬻熊开国年,昭平丧乱殊纷然。

伍员申胥小竖子,国运兴败随之迁。

仲尼书社竟难就,白公岂知日月贤。

接舆识威凤,乃歌灵德衰。

河滨鸣犊不相待,却望龟蒙归去来。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