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 注释
- 玉楼:楼的美称。
袅娜:细长柔美貌。
春无力:即春风无力,用以形容春风柔软。
萋萋:草茂盛貌。
画罗:有图案的丝织品,或指灯罩。
金翡翠:即画罗上金色的翡翠鸟。
香烛:加有香料的烛,亦是对烛的美称。
销成泪:蜡烛燃烧后垂下的蜡滴比作眼泪。
子规:即杜鹃鸟,常夜鸣,声音似“不如归去”。
- 翻译
- 楼如白玉,楼外垂柳摇曳,正是暮春时节。梦中,萋萋的芳草、萧萧的马鸣,闺楼中的思妇,在明月之夜,正在苦苦地思忆着远方的离人。罗帐上绣有一双金色的翡翠鸟,芳香的蜡烛融为滴滴的蜡泪。窗外残红飘落、子规啼血,窗内残梦凄迷、哀思绵绵。空楼相忆,思妇徒盼离人归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其六。从这短暂的摘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怀念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描绘。
"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留恋与现实中的淡漠。玉楼象征着高贵和美丽,而明月则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怀旧象征,长相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思念。柳丝袅娜形容春天的细腻与柔美,但“春无力”却透露出一种淡漠和萧索,让人感到春意已逝,而现实中的美好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 这两句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门外的杂草丛生,送君之际,只能听到远去的马蹄声,这种场景常见于古代文人骚客的离别之中,表现出一种无言的悲凉和孤寂。
"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画罗可能指的是精美的丝绸画卷,而金翡翠则是高贵的装饰物。香烛通常用于佛事或宴席,但这里却“销成泪”,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和无奈。
"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这两句通过对花落和鸟鸣的声音描写,以及对窗前情景的捕捉,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之中带着的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以及精致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深邃的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东少梁山禹庙眺黄河歌呈同游诸公
少梁山势何岧峣,林烟漠漠风萧颾。
典午祠堂一百丈,此山对峙相争高。
客言禹庙登临好,空濛万里无尘嚣。
桑柘刺眼槐花落,来穿萝径同游遨。
龙门直下五十里,秦山晋树相周遭,云气苍茫看不见,青天一豁奔惊涛。
七月暑退蝉鸣号,雨脚欲下风雷交。
鲸鱼逞怒呼其曹,两河左右纷动摇。
呜呼战伐经几载,木罂渡口横弓刀。
昔自楚归岁在卯,夜携八口趋中条。
间道汾阴止河浒,欲披葭菼寻渔舠。
隔岸人家闻吠犬,望庐不到心徒劳。
一从朝那来效顺,甲兵如雪都潜销。
吾党高卧饱闲散,不妨老作韩山樵。
西来凉气入乌帽,祇应饮酒持霜螯。
向夕客散不须约,通林明日还连镳。
《登东少梁山禹庙眺黄河歌呈同游诸公》【清·王又旦】少梁山势何岧峣,林烟漠漠风萧颾。典午祠堂一百丈,此山对峙相争高。客言禹庙登临好,空濛万里无尘嚣。桑柘刺眼槐花落,来穿萝径同游遨。龙门直下五十里,秦山晋树相周遭,云气苍茫看不见,青天一豁奔惊涛。七月暑退蝉鸣号,雨脚欲下风雷交。鲸鱼逞怒呼其曹,两河左右纷动摇。呜呼战伐经几载,木罂渡口横弓刀。昔自楚归岁在卯,夜携八口趋中条。间道汾阴止河浒,欲披葭菼寻渔舠。隔岸人家闻吠犬,望庐不到心徒劳。一从朝那来效顺,甲兵如雪都潜销。吾党高卧饱闲散,不妨老作韩山樵。西来凉气入乌帽,祇应饮酒持霜螯。向夕客散不须约,通林明日还连镳。
https://shici.929r.com/shici/sY9SyZG.html
- 诗词赏析

